![]()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作者|深水财经社 肖瑟
今年全球高端机(600美元以上)市场打得正紧,苹果17系列率先发布,OPPO Find X9系列、vivo X300系列以及荣耀Magic系列陆续发布。各大厂商的高端化方向主要集中于全栈AI集成、影像能力及供应链协同。
按照往年惯例,华为Mate 80系列也可能在年底发布。
然而相比新能源汽车赛道不断有新势力冲击高端车型,国内高端手机市场格局却相对稳定。
实际上,近十多年来,高端机市场各品牌的份额都没有太大变动。苹果与华为牢牢固守城池。为什么其他品牌迟迟无法动摇头部玩家的地位呢?我觉得应该从高端心智方面去分析。
01高端机寡头格局,十年未变
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中,苹果、华为合计斩下了83%的市场份额,其他品牌基本沦为小透明,根本无力发起挑战。换句话说,在高端机市场,只有苹果、华为和其他。
![]()
最近一次监测周期数据显示,苹果、华为和小米以1.95、1.79、1.77的综合热度位列前三,但是小米只是瘸子里面拔将军罢了,只能在“其他”阵营里夜郎自大。
![]()
到折叠屏手机市场,IDC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折叠屏出货增速刹车,华为占据中国75%份额,在该赛道一枝独秀。
![]()
即使在全球范围内,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销量排名靠前品牌中,亦是以苹果、华为、三星为主导,而且这个格局已经维持了超过10年。
![]()
上述数据都表明,无论是OV还是荣耀、小米、中兴等,均没能在高端机市场攻入头部对手的腹地,市场份额始终在个位数徘徊。
02高端机壁垒,不只是核心技术
虽然各家“其他”品牌都有高端机,甚至数据跑分还屡屡超过头部品牌,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的数据好像永远只是个数据,他们宁愿用6000块买苹果、华为的丐版,也不愿花5000块买其他品牌的顶配。
这个消费心理和汽车市场也很类似。
比如vivo自2019年起就确定了走差异化路线,他们在影像方面有很大突破,连续多年稳居国内手机出货量榜首;OPPO十多年前就押注高端赛道,此前FindX8系列首销季度出货量同比上一代增长66%,成为2024年各大厂商新一代旗舰中提升幅度最大的产品,今年FindX9系列同样首销不错;而荣耀Magic8系列均搭载基于3nm工艺打造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配备自进化AI原生系统MagicOS10,同样剑指高端旗舰市场。
至于小米,借助汽车势能,小米14系列、小米15系列以及小米17系列均表现不凡。
单论产品力,上面这些产品与苹果、华为相比并不差,在如今手机产业链精细化分工越来越成熟的今天,想堆一个旗舰级产品,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哪怕部分数据有所不同,消费者也感觉不出其中有什么区别。
我们认为,造成高端机市场格局固化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技术的护城河,而是品牌心智的塑造。
智能手机行业经过十年迭代,竞争逻辑已完成三次变迁,从初期的机海战术抢占市场,到中期聚焦性能与参数的硬实力比拼,再到如今已经上升到品牌心智占领。
从宏观视角来看,核心技术决定了机型的差异化卖点与产品实力天花板,更直接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感知。
各品牌在技术方面的差距主要集中在底层操作系统、自主研发芯片,以及影像、AI等核心功能领域。进一步拆解来看,当前各厂商的AI手机仍处于技术成长期,尚未形成绝对差异化优势,因此底层系统、原创芯片与影像技术,对厂商尤其是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影响更为关键。
据相关机构数据,高端机层面,用户对系统稳定性以及综合性体验要求越来越高,考虑到苹果长期以来凭借与安卓截然不同的产品定义模式,一开始就赢得了高端用户青睐。
![]()
多年以后,华为通过mate系列以及P系列日渐打破苹果牢不可破的高端神话,再借助后来的麒麟芯片、鸿蒙系统等,日渐在全价位段持续保持竞争力。
所以,无论是苹果系统还是鸿蒙系统,又或者麒麟芯片,这些均是头部厂商巩固地位的核心护城河。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荣耀CEO赵明曾讲过,“得麒麟芯片者得天下”,当华为海思麒麟芯片突破枷锁时,又或者在苹果A系列处理器引领性能革命时,其他品牌的影像芯片仍定位“辅助角色”,本质上讲底层还是依靠安卓、高通。
并不是说依托于供应链提供底层技术就有问题,而是在于率先掌握自主底层架构的品牌的确要更能赢得消费者选择,高端机市场份额从结果上佐证了这一点。
再回过头来看其他,虽然ov在高端市场有一定成绩,但无论是OPPO手机出现屏幕划痕的“绿线门”事件,还是vivoX200Ultra因为一些设备问题遭遇网友投诉,x200pro因手机拍照出现严重的眩光,上述问题都表明,打磨高端机需要更成熟的实力。
虽然Magic系列产品力不差,相对其他友商旗舰机系列的机型品牌面世时间较短,市场影响力还需要不断提升。
03 用户心智是如何塑造的?
回到第二个问题,品牌心智。
在技术无法拉开差距的情况下,品牌势能与用户心智,则成为消费者决策时的关键权重,成为购买决策的核心依据。
在谈高端之前,先解释一个名词定义:用户心智。这个词语在手机厂商的高端竞争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原因在于,市场每一个消费付费行为都与购买者对品牌的认知密切关联,对“用户心智”的准确解释是,它指用户对企业、品牌或产品的惯性心理认知。
倘若放大来讲,品牌定位看心智,心智则影响了决策,比如,因为京东的定位是“多,快,好,省”,培养出大量群体的用户心智(即用户对京东的认知)是“快”和“高品质”,故而不少用户在需要快速获得商品和相对高品质要求的场景下,必然会选择京东。
苹果华为之外的友商确实通过影像技术、AI功能以及其他方式建立起了一定的用户认知,但这远远不够。
问题也就出在“高端认同感”上,品牌在用户心中的高端地位还没立住,比如高像素不等于高段位。
与购买中低端机看重性价比的消费心理不同,消费者更加看重产品体验(芯片、系统等拉力)、品牌声量、溢价水平……这些综合性品牌因素。站在行业视角,总结的再凝聚一点,高端战略的商业化成功需要“高端技术和高端价值”。
大多数用户心中的产品不是跑分软件的数字,不是广告牌上的代言人,而是消费者潜意识里的条件反射,当想到“高端手机”时,苹果、华为的名字会自动浮现。这种认知背后,是品牌十余年技术沉淀、品牌叙事与用户忠诚共同形成的效应。
于是乎,在目前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中,苹果与华为之外的份额不占据优势。
至于到了当下,AI手机同样是同台竞技,新赛道友商们也在争先布局,至于未来高端机市场的行业寡头格局能否被打破,等待时间来揭晓答案。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