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黑土地孕育的葵花籽
如何从田间地头
“走”进全国零食货架?

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答案藏在一条
“种植有标准加工有龙头销售有渠道”
的全产业链中
依托资源禀赋
梅里斯以“链”思维
激活特色农产品价值
让小瓜子成为
撬动乡村振兴的“金色杠杆”
走出一条
“企业牵头合作社纽带农户受益”的
富民新路
原料筑基
科技让“土籽”变“金粒”
初冬的梅里斯,田间地头仍残留着丰收的余温。添美向日葵种植合作社向日葵田里,大型收割机的履带痕迹依稀可见,理事长宫国刚手捧饱满的葵花籽,笑容里满是底气:“今年亩产500斤,这‘金瓜子’真让乡亲们鼓了腰包!”
作为瓜子产业链的“第一车间”,梅里斯始终把种植端标准化建设放在首位。合作社成立之初,便跳出“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通过外出学习,引进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和绿色植保技术,从6月初播种到105天后的收获,共动用6台收割车辆,带动30多名农户参与其中。算下来,每亩地能为农户带来约1000元的纯收益。
加工赋能
链条延伸激活产业价值
在黑龙江天美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4条全自动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生瓜子经过清洗、分级、煮制、负压入味、低温烘烤、无菌包装等多道工序,变身五香、焦糖、藤椒等6大系列产品,即将通过物流发往全国市场。企业不仅拥有两个自主品牌,还为国内知名零食品牌提供代工服务,全面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将突破1.5亿元。
![]()
“选择落户梅里斯,核心是看中这里的原料优势和营商环境。”公司负责人彭凯指着生产线介绍,从合作社田间到工厂车间,每吨原料运输成本比外地节省500元。更让企业安心的是,梅里斯绿色食品产业园提供了完善的配套设施——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系统、物流仓储中心一应俱全,政府还给予了政策支持,让企业得以集中精力搞生产、拓市场。
![]()
![]()
链动富民
从“一粒籽”到“一盘棋”
产业链的构建,让企业、合作社、农户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天美食品与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以保护价收购葵花籽;合作社则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采收、统一销售”的模式,让农户全程“零风险”参与。
![]()
除了种植收益,产业链还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原料运输催生了本地货运车队,专门负责田间到车间的原料转运;包装环节带动了本地包装企业发展;电商销售则激活了本地物流网点,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撑。
小瓜子能做成大产业,关键在于梅里斯打通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堵点,形成了“企业带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下一步,梅里斯将继续延伸产业链条,同时扩大标准化种植基地规模,力争让更多农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
记者手记
梅里斯的瓜子产业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范本。看似不起眼的小特产,之所以能成长为富民强区的大产业,核心在于三点:一是立足资源禀赋,把“土特产品”转化为“优势产业”,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二是强化龙头牵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加工企业,让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价值跃升;三是健全利益联结,让企业、合作社、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确保产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于民。
如今,在梅里斯,这颗小小的瓜子,不仅串联起千万农户的幸福生活,更勾勒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蓝图。从一粒种子到一条产业链,梅里斯用实践证明:乡村振兴,既要找准特色优势,更要以“链”思维做深做透产业文章,才能让小特产释放大能量,让农民在产业链上稳稳增收。
记者丨王子铜 吴瀚
编辑丨赵伟男 校对丨耿德波
责编丨陈佳玉 总编丨丛明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