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聚焦:从"缤纷生活"下架看银行App整合潮
中国银行一则公告掀开了银行业数字化战略调整的序幕。9月底,这家国有大行宣布将逐步关停运营多年的信用卡App"缤纷生活",所有功能迁移至主App。这并非孤例,北京银行直销银行App、渤海银行信用卡App等30余款银行类应用在2023-2025年间相继停止服务,形成明显的行业关停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备案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完成备案的2664款金融App中,已有75款主动注销,其中25款集中在2024年下半年集中退场。
![]()
image
流量争夺战的后遗症:多App策略的反噬
这场关停潮本质上是银行对移动互联网野蛮生长时期的自我修正。2019-2022年间,银行业曾掀起"一个业务一个App"的扩张热潮,北京银行等机构甚至同时运营十余款垂直应用。这种跑马圈地策略虽然短期内提升了用户覆盖率,却埋下三大隐患:每年多支出37%的技术维护与合规审计成本、87%用户对同一银行需安装多个App的反感、以及不同业务线形成的的数据壁垒。江西银行调研显示,其信用卡App"惠享精彩"月活用户中,83%仅使用查账还款等基础功能,复杂功能模块沦为摆设。
![]()
image
中台战略崛起:从数量竞赛到效能革命
关停冗余App正在成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共识。建设银行通过"手机银行2025"项目实现用户体系互通后,单日使用时长提升63%;北京银行测算显示,整合直销银行业务后年运营成本直降2100万元。更深层的驱动力来自监管要求,2024年25家银行因隐私合规问题被通报,加速了功能重复应用的清理。这种转型并非简单做减法,而是通过核心系统中台化改造,将原本分散的信用卡、理财、跨境等功能模块重构为统一服务平台。
![]()
image
未来银行的生存法则:超级App与开放生态
工商银行的实践揭示了存量竞争时代的破局路径。其整合后的手机银行App已能承载85%的原独立App功能,AI客服解决率提升至92%。更前瞻性的探索是开放银行战略,通过API接口将金融服务嵌入电商、出行等第三方平台,这使部分城商行得以用更低成本触达客户。某股份制银行数据显示,其通过小程序提供的信用卡服务,获客成本仅为独立App的1/3。
用户本位:数字化转型的终极标尺
这场关停潮在社交媒体获得超4358万次讨论,多数网友支持"一个银行一个App"的整合。但少数老年用户反馈,功能迁移后操作路径变长带来适应困难。这提醒着银行业:App数量减少只是手段,体验优化才是目的。正如某银行科技部门负责人所言:"每减少一次跳转,用户信任就增加一分"。在利率下行与消费收缩的宏观环境下,银行数字化正在从规模导向转向效能导向,这场静悄悄的自我革命,或许正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