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销大爷”的悲情故事尚未走远,新一轮的“悲情助农”戏码又在短视频平台频频上演。
虚构的苦难、编造的身世、精心设计的场景——当善意成为被收割的“流量”,信任成为可贩卖的“商品”,谁还在真正关心土地上的果实与农民?
“悲情助农”骗局泛滥 产品货不对版侵蚀消费者信任
“帮我把果子都收了吧,儿子生病了着急用钱……”镜头中水果商慷慨解囊,老农激动跪地磕头。这催人泪下的场景让无数网友红了眼眶,疯狂点击链接下单“支持”。
镜头后,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的表演:销售的水果并非“自家果园”产品,而是从经销商处采购;“果农”是职业演员,在其他视频中还扮演过恶意压价的水果收购商;那件“脏破不堪的T恤”是共享道具,几个演员轮流穿着。
这起由乐山市公安局沙湾区分局破获的“卖惨”摆拍案件调查披露,该账号单场直播销售额最高突破30万元,累计销售额达400余万元。
当善意被明码标价,消费信任也在悄然崩塌。很多消费者满怀善意下单,收到的却是质次价高、没有售后保障甚至根本不是宣称产地的产品。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助农”购买的橘子,收到的却是大半箱腐烂变质、无处理赔售后的“爱心果”;有人满怀期待下单了标注为“产地特产”的红薯,发货地竟是百公里之外的大型批发市场。
令人心痛的是,那些被精心培育的优质农产品,却被淹没在虚假悲情的喧嚣中,难以打开销路。当“狼来了”的故事反复上演,消费者信任的基石正在被悄然侵蚀。
从“帝王专业户”到“渔老大” 郑国霖深入源头把关品质
当助农信任遭遇危机,“故事营销”无底线内卷时,助农之路要如何破局?
演员郑国霖通过一次跨界,推动助农赛道回归商业本质。这不是一次浅尝辄止的明星站台,而是一次深入产业链源头的实践。
![]()
曾以“帝王专业户”形象深入人心的他,深入舟山渔场。在船上,他跟着船老大学习辨别“雷达网带鱼”的产品特质,参与带鱼从出海到装箱的全过程;在加工厂,他亲眼见证每一条带鱼如何经过严格筛选,淘汰花鳞、发软等不合格产品。
通过全程考察和把关,他发现京东京喜自营的产地直采模式不仅实现了品质的全流程透明,更通过减少中间商环节来降低成本,让利消费者,价格比其他平台便宜15%。亲身参与完整流程的郑国霖,现场决定与京喜自营承包产线,并为这批全程跟踪的带鱼打上“郑国霖优选”专属标签。
![]()
从演员到“渔老大”,郑国霖这次跨界尝试也进一步说明,在信任成为稀缺资源的时代,助农赛道正在回归商业本质:解决真实痛点、提供确定价值、建立长期信任。
当越来越多的“郑国霖”选择深入渔港码头、田间地头,一个更加健康的助农生态也将加速形成,在那里善意不必被表演,信任不必被考验,每一份真诚都能得到应有的回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