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车图的是性价比,但“调表车”“事故车”“泡水车”常让人望而却步。从事修车行业10年的李师傅,分享了3个普通人也能掌握的避坑技巧,不用专业设备也能少踩雷。
![]()
首先看细节,别被“表面功夫”骗了。很多商家会翻新车身,但缝隙藏不住猫腻。用手摸车门、引擎盖的缝隙,若宽窄不一、手感粗糙,大概率做过钣金修复;再看玻璃角落的生产日期,若与车辆出厂年份不符,要么换过玻璃,要么存在事故隐患,这一步花5分钟就能排查。
![]()
其次查记录,比商家口头承诺靠谱。让商家提供“机动车登记证”,看过户次数,超过3次的车尽量慎选,大概率经历过多次转手,隐患难追溯;另外一定要查“维保记录”和“出险记录”,线上就能申请,若记录显示有“发动机维修”“车身结构修复”,哪怕价格再低也别入手,这类车安全性已打折扣。
![]()
最后试车况,开起来才知好坏。启动车辆后,听发动机声音是否平稳,若有异响、抖动,可能是零件磨损严重;行驶时轻踩刹车,感受是否有跑偏、刹车变软的情况,再试试换挡是否顺畅,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后续用车安全,千万别嫌麻烦省略试驾步骤。
![]()
李师傅说,买二手车别贪“低价陷阱”,只要把这三步做扎实,就能避开80%的坑,让性价比真正落到实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