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人民热烈欢庆我国首艘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航空母舰 —— 福建舰正式服役的重要时刻,中央媒体旗下的 “玉渊谭天” 发布了一则极具分量的消息。据其报道,福建舰未来的航行范围将大幅拓展,不仅会前往印度洋、大西洋等更为遥远的海域,还将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升远海防御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福建舰入列后的任务规划显示,其活动范围将涵盖台湾海峡、南海、西太平洋等关键海域,同时还将涉足东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等区域,以构建中国的 “远海防御能力”。这与辽宁舰、山东舰形成了显著区别,后两者的 “远海” 活动主要集中在西太平洋。福建舰的加入,标志着中国海军将能够在更广阔的海洋空间中执行多样化任务。
![]()
报道进一步指出,福建舰的服役是中国航母量产计划的重要开端。随着中国航母战斗群数量的逐步增加,中国有望像美国一样,实现航母在特定海域的长期常态化部署,打造坚固的 “海上长城”。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将极大提升中国海军的全球影响力和战略威慑力。
![]()
“玉渊谭天” 的报道中首次出现 “量产航母” 的表述,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这意味着中国海军不仅在驱逐舰等舰艇的建造上实现了高效量产,未来在航空母舰的建造领域也将取得重大突破。8 万多吨甚至 10 万吨级的大型航母将逐步成为中国海军的常规装备,进一步提升中国海军的综合实力。
据中新网报道,军事专家张学峰表示,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航母建造的核心技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核动力航母。福建舰并非中国航母事业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 “量产版” 航母,很可能将采用核动力技术,以满足更远航程和更高作战效能的需求。
![]()
从 “玉渊谭天” 的报道和专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决策层对于未来航母及海军的发展战略有着清晰明确的规划。在国际海洋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海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各种挑战。“量产核航母” 是中国海军迈向世界一流的必然阶段,也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全球战略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福建舰的正式服役,中国海军将在远海防御、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