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拆迁致富,只怕以后越来越难了!
很多人都盼着老房子拆迁,可最终还是没有等来。
网友@有家小卡说:
我家那预制板楼都四十年了,楼梯裂得不像样,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等到拆迁。
![]()
网友@夏沫之花说:
当初花大价钱买了市中心的“老破小”,就指望拆迁能补一笔,谁想到政策说变就变,不拆了!
![]()
确实,现在大家聊得最多的就是:“我家这老房还拆不拆?啥时候拆?”
其实,根据住建部最新公开的明确表态,2025年后,拆迁就全面刹车,一些之前传说中会拆的热门小区,也不拆了。
那些房龄超过20年的老房子,基本上都要走“改造路线”。
![]()
这可不是瞎扯,现在地方政府也没那么高的预算,毕竟征地、补偿支出的都是天量资金,所以只能精打细算过日子。
如果你买的是老小区的房子,以后就别太指望靠它一夜暴富。
![]()
2025年房地产领域的基建目标,主要有三件事:
第一件:大量建保障房
有人说,现在房价已经进入下行期,为什么还要拼命建保障房?
说白了,建保障房——不管是租还是卖——对地方来说,都是一笔稳定收入。
这类房子主要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投入不大,技术含量不高,有地、有钢筋水泥就能建。
而且,建造保障房还能拉动经济、增加就业,顺便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题。
![]()
2025年要搞的保障房建设,说白了,就相当于国家亲自下场当开发商。
就比如北京海淀的保障房,开盘4万2一平,隔壁商品房却卖到12万。这操作,买的的刚需族直接偷着乐。
而且,别看现在各地还在给福利搞“抢人大战”,未来保障房才是城市留人的大招。去年深圳给华为工程师提供“六折人才房”,直接把跳槽率打到个位数——说句心里话,这一招可比送户口实在多了。
![]()
第二件:城中村改造
一提城中村改造,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年的广州猎德村。那一拆,很多村民手上多了十几套房,有的人更是实现身家过亿,这辈子啥也不用干,一个月靠租金收入就能实现月入几十万。
不过,这种致富传奇以后不会再有了。
![]()
现在的城中村改造,不再搞“推土机式”的大拆大建。指望靠拆迁暴富?那种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很多地方都在试点“微改造”,就像深圳白石洲那样,把“握手楼”改成loft公寓,虽然致富没机会,但也一样大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而且,这一改,很多房子也实现了租金翻倍,甚至有的老小区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点。
![]()
第三件:“平急两用"基建公共设施
疫情三年教会我们:关键时刻,临时方舱比星级酒店更管用。
比如当年,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一夜变方舱,全世界都见识了什么叫“中国速度”,
以后,咱们要建的就是这种“变形金刚”式建筑。平时是高铁站、会展中心,应急时就能变避难所、临时医院。
![]()
比如杭州西站,候车厅地砖能掀开变排水沟,椅子一拆就是病床。
有网友吐槽:“这哪是建车站,分明是造诺亚方舟!”
你还别不信,去年台风“烟花”来袭时,这设计真救了两千多人。
![]()
那么问题来了——还有好多20年以上的老房子以后怎么办?很多人可都眼巴巴等着拆迁呢!
老房子的出路:统一旧改
其实,老房子早有安排了:80%走“旧改”,只有20%有机会拆迁。
具体改些什么呢?三步走:
![]()
第一步,基础类改造
比如翻新外墙,解决墙皮脱落、漏水等问题,让小区好看点。再整修水管、电路、网络等问题。起码要保证大家的居住安全。
![]()
第二步,改善升级
以前那些违建建筑,该拆就得拆了,加强小区绿化,装好路灯,增加停车位和充电桩等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加装电梯。这些都可以大大提升居民的居住便利,
![]()
第三步,提升服务
为了让大家住得更舒服,还会配套建设社区服务站、食堂、幼儿园、养老院、便民超市和快递点等等,这些都可以大大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让大家享受更全面的配套生活。
![]()
总之,靠拆迁致富的时代基本结束了。老小区的未来,主要是旧改。
不说,也不是说大家非拆不可,其实咱们普通老百姓更看重的还是:实实在在把居住环境搞好,住得舒服、安心,这样就足够啊。
毕竟,70年产权的房子,30年房贷还没还完呢,房龄20年就盼着拆迁……这也不太现实嘛。(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