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丽君
11月8日,武汉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第十届学术年会在武汉召开,会上专家呼吁,眼底疾病已成为我国致盲的首要原因,重要影响因素是很多患者往往确诊即晚期,失去了早期干预、挽救视力的最佳时机。眼底病高危人群要重视规范及时的眼底检查,积极主动接受早期干预。
![]()
武汉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艾格眼科医院集团医疗副总院长项楠教授致辞 通讯员供图
致盲性眼底病涵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多种疾病,病变位于眼底视网膜,具有高度“隐匿性”和“无症状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达晚期。中华医学会眼底病学组委员宋艳萍教授披露,我国糖尿病患者达1.41亿,每3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此次学术年会主席项楠教授介绍,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来恢复视力,但对致盲性眼底病却能力有限。致盲性眼底病的特点是,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并早期干预,病情进展到晚期,不仅治疗更复杂、花费更大,而且再也无法挽救失去的视力。“在早期,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阻止疾病进展到严重损害视力的程度,保护一定的视力,但一旦任其发展到晚期,目前的治疗手段作用也仅是尽最大限度地保护残存的视力,无法挽回失去的视力。”
项楠教授呼吁,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人群等高危群体需建立每年1-2次的眼底定期筛查机制。眼科医生接诊高危患者时,应尽到完全告知义务,协助患者做好复查和监测。一旦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避免因忽视早期症状错失最佳治疗窗口期。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