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迎泽区科学教育“奇思妙想”成果展(第四站)里,太原市迎泽区三晋小学的展位像被施了魔法——一脚踏进去,满是“对世界提问,用探索回答”的小惊喜:教室的奇趣、生活的奥秘,都变成了能摸、能看、能玩的“科学糖果”!
刚走近展位,扎着红领巾的小讲解员就举着小话筒扑过来:“先看我们的‘宇宙智能教室’科幻画!”画墙上,星星拼成的黑板会自动读题,云朵做的课桌能跟着身高“长高高”,连教室门都是火星岩石做的——“未来上课,说不定能坐飞船去宇宙分校!”小讲解员眨着眼睛补充。
![]()

成果展
![]()
旁边堆成小山的“实验魔法本”,是大家和AI一起攒的“生活小秘密”:封面印着冒热气的厨房,第一页就写着“家里的勺子、吸管都是实验神器!”——比如用塑料勺蹭蹭头发就能吸起碎纸屑,拿玻璃杯扣住蜡烛就能看火焰“睡觉”。本子里还夹着蝴蝶翅膀的彩页、熊猫啃竹子的小漫画,连窗台上的多肉“喝水”的样子都画进去啦,字里行间全是“原来生活这么好玩!”
最挤人的“拆解探秘角”,是今天的“人气王”:旧手机的芯片被摆在放大镜下,小讲解员指着它说“这是手机的‘大脑细胞’”;拆开的玩具机器人零件排得整整齐齐,“它会跳舞,是这些小齿轮在‘牵手’”;旧闹钟的弹簧挂在绳上晃悠悠,“‘滴答’声是弹簧在‘荡秋千’!”每个零件旁都贴着纸条,讲解它的名字及用处——“拆开不是破坏,是和这些小零件‘交朋友’!”
“叶子染坊”互动区也热热闹闹:孩子们把枫叶、薄荷芽,三色堇花朵等按在手绢上捶一捶,手绢上就印出了“植物小裙子”,连参观的老师都跟着动手,笑着说“这是把秋天揣进兜里啦”。
其实这场“魔法屋”里的热闹,藏着三晋小学的小心思:让孩子们知道,“科学”不是课本里的冷知识——它是厨房勺子里的静电,是拆开玩具时发现的齿轮,是树叶印在手绢上的花纹,是把生活里的“为什么”,变成“我知道啦”的甜滋滋。
成果展

![]()
![]()
![]()

![]()
三晋小学的老师笑着说:“我们想让孩子们明白,好奇不是‘瞎想’,探索也不用‘高大上’——只要愿意睁大眼睛看、伸出小手试,家里的锅碗瓢盆、路边的花花草草,都是能变出惊喜的‘科学魔法棒’。”而接下来,学校的“家庭实验小课堂”“拆解俱乐部”也会热热闹闹开起来——让这些甜滋滋的问号,一直“长”在孩子们的生活里。
总策划:花都一人
包装:李晓娜 排版:李晓娜
美编:刘静文 责编:张敏
协同互推共建媒体:网易山西科教频道 / 山西科技报/科学导报现代教育
自媒体号:人民号 / 今日头条号 / 网易号 / 搜狐号 / 腾讯号 / 凤凰号 / 爱奇艺号 / 蚁搜山西抖音号 / 新浪微博等
技术支持:山西立媒报业有限公司 / 山西蚁搜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 山西先锋赞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