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高铁事业发展始于2012年哈大高铁的开通,这条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长大高铁,开启了东北的“高铁时代”。十余年的发展,东北高铁运营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从沈阳枢纽的“十”字网,到长春、哈尔滨的“米”字骨架,再到沈佳、牡佳、朝凌等支线次第开花;如今,随着沈白高铁的通车,更让东北高铁网首次形成“O”形闭环,串联起沈阳、长春、通化等10座城市,沈阳至长白山旅行时间压缩至1小时53分。
![]()
虽然如此,在东北地区高铁版图的最北端仍是空白——伊春、鹤岗、黑河等林都煤城,长期只有“慢火车”蜿蜒于冻土林海,制约了区域经济联动。哈伊高铁的横空出世,补上了这块拼图,也让“高铁公交化”的东北故事写进更高纬度的寒冬。为此,在东北地区“八纵八横”高铁网加速成型的背景下,哈伊高铁的建设成为了东北地区高铁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
哈伊高铁(哈尔滨至伊春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哈至京港澳通道的延长线,也是我国目前纬度最高、首条穿越多年岛状冻土区的高速铁路。线路起自哈尔滨市,途经绥化市,终至伊春市,正线全长31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全线设哈尔滨、哈尔滨北、呼兰北、兴隆镇西、绥化南、庆安南、铁力、日月峡、伊春西9座车站,其中伊春西站为全线规模最大站房,建筑面积达19985平方米。
![]()
哈伊高铁由哈尔滨至铁力段(188公里)和铁力至伊春段(130公里)组成,建设工期5年。铁力至伊春段于2021年10月率先开工,哈尔滨至铁力段于2022年9月启动。项目建成通车后,哈尔滨至伊春的铁路旅行时间将从7小时缩短至2小时,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一小时、两小时”交通圈。目前,关于哈伊高铁两个组成部分都传来了好消息:
铁力—伊春段(铁伊段)
该段长112公里,2024年5月率先铺轨,2025年10月已完铺轨95%,预计年底达到竣工验收条件。此外,作为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外立面全部完工,正在进行暖通与客服系统安装,为2026年3月联调联试打下基础。由于两端暂未接入大网,该段通车后先承担“冻土实验”与旅游观光功能,为后续运营积累高寒数据。
哈尔滨—铁力段(哈铁段)
该段长206公里,控制性工程跨222国道特大桥35.41公里,2025年6月完成全部1135座墩柱浇筑;全长16.7公里的永兴呼兰河特大桥提前一个月完成箱梁架设,成功攻克-40℃环境下岛状冻土桩基沉降难题。截至目前,哈铁段路基、桥梁下部结构全部收官,国庆长假期间铺轨机“一天两公里”向北推进,2025年预计完成正线铺轨70%,2026年4月进入联调联试。
作为我国高寒地区重大交通工程,哈伊高铁攻克了14处岛状冻土带(最深达7米)的技术难题,采用智能温控、动态监测等创新工艺确保路基稳定性,并穿越近50公里原始森林和水源保护区,践行绿色施工理念。线路建成后,将显著提升东北地区高铁网络覆盖,促进哈尔滨、绥化、伊春等城市协同发展,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小兴安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成为连接“冰城”与“林都”的黄金通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