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五”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
徐策 著
【内容简介】
在《“十五五”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新形势、新思路、新举措》一书中,作者结合对“十五五”时期发展形势和任务的认识,紧紧围绕重塑经济动力机制、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这一中心任务,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以小切口入手,从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七个方面,梳理了40多个关键问题并加以系统分析,作为“十五五”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抓手。
【作者简介】
徐策,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供职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主要从事战略规划、宏观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工作。曾参与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国家“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及多项中央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文件起草,并主持部分地区“十五五”规划研究起草,公开发表文章100余篇。曾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战略室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经济结构处副处长、主体功能区和地方规划处处长、发展战略处处长。
![]()
![]()
《“十五五”与2035中国》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编写
胡鞍钢、周绍杰、刘生龙 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的研究成果。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五年,是我国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
本书根据中央最新精神,前瞻研究“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发展思路,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对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之际,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需要关注哪些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战略任务的重点领域、重点举措,予以着重阐述。
此外,本书在最后一篇对2035年远景奋斗目标进行了中长期预测,希望为我国制定203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供重要借鉴。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是一所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以及社会影响力的当代中国研究平台和大学高端智库,于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胡鞍钢,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名誉院长,国情研究(当代中国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者。获中国科学院工学博士学位、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荣誉经济学博士。先后兼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党的十八大代表。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等。他创建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带领团队开拓国情研究,主编和撰写《国情报告》1800余期,持续为国家发展提供决策知识并产生重要影响
周绍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民生与健康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研究与政策、民生与健康政策、中国经济、发展规划、国际发展与治理,先后主持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研究,公开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80余篇,中英文专著合著9部。先后获得“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称号等多项教学奖以及《经济学》(季刊)最佳论文奖(2008—2009年度)等多项优秀论文奖项。
刘生龙,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人口研究、劳动经济学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社科重大基金子项目、国家高端智库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等课题项目30余项。在《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
![]()
![]()
《历史的方向》
李安义 张国军 著
【内容简介】
本书 以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为逻辑线索, 通过 在历史的车轮下、历史的被动与主动、从历史的局限中走出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打破被垄断的解释权、从化中国到中国化这六个关键主题展开深刻论述。 本书以丰富的历史细节和生动叙事为基础,将人物、事件与理论逻辑紧密结合,既有鲜活的故事质感,又具备清晰的思辨框架,解读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选择道路、探索方向 , 深刻阐释中国发展道路背后的文明根基与历史必然性,引领读者在回望中读懂未来的方向。
【作者简介】
李安义,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专业技术大校,国防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库成员,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会员。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课程教学及科研20多年,出版专著有《踉跄:晚清以来中国人的梦想与超越》《流变:当代中国七个重要观念的历史解读》,参编著作7部。
张国军,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专业技术大校,国防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库成员,国防科技大学学员成长档案建设指导专家库特聘专家。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军史、军队政工的教学和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争做“四会”优秀政治教员读本》,参编《瓦解战》《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等著作10余部,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4项。
![]()
![]()
《从一大到二十大》
张士义 王祖强 沈传宝 主编
【内容简介】
一部党代会历史,就是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从一大到二十大,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奋斗历程,取得了重大历史成就和丰富历史经验。本书紧贴时代发展脉搏,运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勾画出每次党代会的基本轮廓和历次党代会的发展脉络,描述提纲挈领,叙事要言不烦,是广大党员和青年学生学习党史的重要参考读本。
【作者简介】
张士义,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原主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党的历史、理论、党建和中央文献对外翻译及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发表论文译文100余篇,出版个人著作6部。
王祖强,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长期从事党史研究工作,代表作有《当代浙江简史》、《中国共产党浙江历史》(第二卷)、《浙江改革开放史》、《共和国命运的抉择与思考——毛泽东在浙江的785个日日夜夜》、《共和国历史中的浙江记忆》、《见证七十年巨变:新中国•新浙江》、《瞬间——重返浙江党史现场》等。
沈传宝,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中共党史研究》杂志主编,研究员。长期从事党的历史与理论研究。参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写作,胡耀邦、习仲勋、谷牧等党史人物著作编辑和诞辰纪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
欢迎关注东方出版社官方账号
避免错过更多好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