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打开手机,整个人都懵了——“自己”居然在另一头的直播间里,笑着推销护肤品。
镜头里的那张脸、那嗓音,几乎一模一样。
![]()
一个在片场熬夜,一个在镜头前带货。连她自己都差点以为,世界多了一个“温峥嵘”。
更诡异的是,除了这个直播间,还有三个“她”。
一个在聊天、一个在吃东西、还有一个在擦面霜。
当温峥嵘本人质问时,换来的只有——“已被拉黑”。
这场离谱的“分身骗局”,终于被央视揭开。
而靳东之前担心的AI乱象,也终于成真。
![]()
01
11月5日,央视《法治在线》播出对温峥嵘的采访。
镜头前的她,神情疲惫又无奈。
她说早在今年4月,就发现多个账号冒充自己。
同一时间,不同造型、不同背景,却都挂着她的脸。
直播内容也几乎一致,只是推荐的产品换了名字。
温峥嵘真正的直播,平时只是聊聊拍戏趣事、展示一些剧组道具。
她从不收礼物,也不挂带货链接。
可AI合成的“温峥嵘”,不仅表情自然、语气流畅,还能精准模仿她的习惯动作。
有网友甚至留言:“真没看出是假的!”
温峥嵘说,有时拍戏回来太晚,刚到家,手机却收到粉丝留言——“刚看你直播卖护肤品”。
那种错乱感让人头皮发麻。
![]()
02
假号太多,温峥嵘团队一天能举报五十个。
他们收集证据、寄律师函,可那些冒牌账号像野草一样,封了又冒。
温峥嵘曾亲自录视频声明,强调自己只有一个账号,从未授权他人代播。
可网友依然能刷到她“油光满面”的直播画面。
有粉丝惊讶地说:“我以为她怎么变成带货主播了。”
更可怕的是,AI仿真度极高,尤其在低光环境下几乎分辨不出真假。
一些中年观众只认脸,不懂认证标识,就这样被骗走钱。
央视曝光后,网友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温峥嵘”,根本是AI生成。
科技被用错地方,成了坑人的利器。
![]()
03
而提到AI换脸骗局,靳东算是“前辈受害者”了。
早些年,就有大量视频用他的脸、声音去骗粉丝。
假靳东不仅在镜头里“谈情说爱”,还让粉丝帮忙投资、买保健品。
有61岁的阿姨被骗得深信不疑,还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是真爱。”
那些AI合成视频,用他的口气、神态、甚至语速去欺骗观众。
不少人以为是真的,主动转账、打赏,损失惨重。
靳东得知后立刻报警并起诉假冒者。
今年3月,他还在政协会议上提到此事。
他说:“希望能尽快建立规则,别让观众的喜爱被利用。”
被仿的不只是形象,更是信任。
![]()
04
这几年,AI滥用的情况越来越夸张。
演员徐璐、赵露思、秦岚也被AI伪造,用同样的语气推荐不同品牌的产品。
有商家直接把采访视频改字幕,让明星“帮忙”带货。
跳转链接、限时抢购,全都假的。
就连运动员全红婵,也被冒名卖所谓的“婵家宝土鸡蛋”;孙颖莎、王楚钦的声音也被克隆成广告配音。
当AI技术被拿来骗人,伤害的不只是钱包,更是公信力。
对此,平台终于出手。
从10月份开始,已封禁1.1万个假冒账号,下架6700多个仿品。
11月6日,《法治在线》再次发声:用AI直播却不标注属于违规行为,必须标明“AI生成”。
法律也早有明确规定——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办法》都要求,
只要使用AI换脸、合成语音,就必须标识,否则属于违法。
央视还报道过一起案例:
某公司用知名教授的AI声音推广图书,最后被罚款12万元并公开道歉。
然而现实是,AI换脸成本极低,几百块就能生成“明星直播”。
侵权者赚得轻松,而明星维权却难度极大。
赔偿金远不及对方的非法获利,维权往往变成“追不上”的游戏。
11月6日,抖音副总裁李亮回应称:
平台将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严打AI滥用行为。
他说:“技术向善不是口号,而是底线。”
![]()
AI带来了便利,也制造了混乱。
它可以让老照片动起来,也能让假主播无处不在。
温峥嵘和靳东不过是冰山一角,被“偷脸”的人远不止他们。
科技本该造福生活,却被一些人当成“骗术工具”。
真正的智能,不该是制造幻觉,而是守住真实。
希望每一个用户在点开直播间前,都多看一眼认证标识;也希望平台能早日建立“防AI欺诈”的长效机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