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夏,上海迎来解放,一位久经战火的三野参谋长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归途。
![]()
他阔别故乡已9年,唯一的心念就是探望年迈的母亲。
但推开家门,他却没看到母亲,这才得知,原来65岁的母亲已经成了四野的一名连级干部。
这位参谋长是谁?他的母亲又是如何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步步成为干部的?
![]()
母子依靠
这位三野参谋长名叫蔡群帆,他的母亲杨凤珠出身于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
杨凤珠年轻时曾是宁波城里远近闻名的大家闺秀,容貌秀丽,举止端庄。
她的父母以她为傲,盼望着能为她择得一门体面的亲事,但天有不测风云,家道中落使她的人生轨迹骤然改变。
婚后,她随丈夫一路辗转来到上海,在繁华与喧嚣的背后,他们一家人只是芸芸众生里最普通的一户。
![]()
丈夫在工厂里做着辛苦活计,她则守在家中,料理家务,抚养两个孩子,还要靠针线活补贴家用。
这种平凡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太久,先是丈夫因病倒下,没多久便撒手人寰,留下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孤苦无依。
大儿子也在不久后病倒,随父亲而去,短短数年,至亲接连离世,杨凤珠的世界瞬间只剩下她和小儿子蔡群帆相依为命。
丧夫之痛、丧子的悲怆,换作常人或许早已被压垮,但杨凤珠没有。
为了生计,她白日奔忙于市井之间,替人缝补衣物,常常熬到深夜。
![]()
街坊邻居偶尔会劝她:“凤珠啊,你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太苦了,不如改嫁,也算有个依靠。”
每当这时,她总是摇头:“我有儿子,我要把他养大成人,他就是我活下去的依靠。”
在杨凤珠的坚持下,蔡群帆得以进入上海最好的学校读书。
为了攒学费,她常常舍不得多买一块豆腐、一斤肉,衣服破了缝缝补补再穿。
她自己吃得清简,却把省下的钱都投在孩子身上。
![]()
蔡群帆在学校里成绩优异,但随着民族危亡的加剧,他积极参与学生的爱国游行和示威。
某一次行动后,学校受到压力,不得不将他开除。
回到家时,他低着头,手里还攥着那份开除通知,脸色憋得通红。
他害怕看到母亲失望的眼神,害怕母亲辛苦的付出因为自己一时的冲动而付诸东流。
杨凤珠听完事情经过后,沉默了很久,蔡群帆心头一阵阵发紧,等着责骂,等着母亲失望的叹息。
![]()
可母亲只是缓缓伸出布满针眼与老茧的手,轻轻抚摸他的肩膀,语气坚定:
“群帆,你做得对,一个好男儿,就该为国家担起责任。”
那一夜,蔡群帆久久未眠,他望着母亲昏暗灯火下的背影,心中涌动着从未有过的热血与坚定。
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不仅给了他生命,更在关键时刻给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勇气。
![]()
铁血征程
从被学校开除后,蔡群帆为了生计,在上海法租界找到了一份翻译的工作。
表面上,他是一名普通的青年职员,每日穿梭在法租界的洋行和办公室之间,将外语信件逐字逐句译成中文。
可在暗处,他是一名与革命组织保持密切联系的“眼睛”。
他利用工作的便利,打探并传递情报,为民族的抗争贡献一份力量。
![]()
1938年,他正式成为共产党员,组织派他前往浦东,担任中共浦东工委委员兼书记。
这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也意味着随时可能被捕、被杀的危险,但他毫不退缩。
1941年,日军大举进犯浙东,铁蹄所到之处,村庄成片燃烧,百姓流离失所。
蔡群帆带领浦东工委领导的武装部队南下浙江,在会稽山一带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他们身处山林之间,白天隐匿行踪,夜里才点起微弱的火光讨论作战计划。
![]()
有一次,他们得到情报,日军准备在崇寿乡相公殿进行“扫荡”,劫掠百姓的粮食和财物。
蔡群帆没有犹豫,立刻决定迎战,他将部队分成三股:一队正面牵制,另一队埋伏在小道上,第三队切断敌军后路。
夜色中,战士们屏住呼吸,伏在山林间,手指紧紧扣住扳机。
等到日军松懈踏入包围圈时,枪声骤然响起,火光照亮了黑夜,敌人一片慌乱,被打得节节败退。
虽未能全歼,但这场突袭狠狠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更让百姓看到了抗日力量的希望。
![]()
此后,蔡群帆又带领200人进入会稽山,历经艰辛建立起游击队根据地。
但敌人并非唯一的对手,国民党顽固派为了打压共产党,不惜与地方土匪勾结,纠集起上万人马,企图一举歼灭蔡群帆的队伍。
消息传来,他马不停蹄奔赴前线,几日之内急行八百华里,鞋底磨破,脚掌血泡连连,却始终咬牙坚持。
当他赶到阵地时,战士们已疲惫至极,他一出现,士气顿时高涨。
在他的指挥下,部队同心协力,硬是将敌军击溃,歼灭两千人,从此,这支队伍真正立足浙东,成了当地老百姓口中的“靠山”。
![]()
抗战胜利后,新的战火又燃起,解放战争爆发,他所率领的队伍被编入第三野战军,转战南北。
九年的征程,他几乎没有真正停歇过,刀光剑影中,他从一个青年骨干成长为久经沙场的参谋长,肩上担负起千军万马的命运。
但再钢铁般的战士,也有柔软的牵挂,在战火间隙,他常会在夜里出神,凝望远方。
别人以为他在思索战术,只有他自己知道,脑海里闪现的,是母亲那张日渐模糊的脸。
他已经整整九年没有回家,也没有任何消息,她是否安然无恙?是否还在等他?这一切无人能解答。
![]()
神秘失踪
1949年初夏,上海终于解放,街头巷尾,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
而在这喧闹与喜悦之外,蔡群帆心头只有一个念头:回家。
作为第三野战军20军的参谋处长,他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日夜操劳。
如今战事告一段落,他终于可以暂时放下肩上的担子,回到家探望母亲。
![]()
怀着迫切的心情,他一路疾走,可当他远远望见熟悉的大门时,心口却骤然一紧。
那扇门早已上了锁,锈迹斑驳,推开门,院子里杂草丛生,再没有往日温馨的气息。
母亲一向勤俭持家,即便在最清贫的日子里,小院也总是被她打理得整洁明净。
可如今这一切仿佛成了废墟一般,显然她已经离开很久。
蔡群帆的脑海中浮现出最糟糕的猜测,他四处打听邻里,得到的却只是摇头和茫然。
![]()
望着空寂的家门,他的眼眶忍不住泛红,他不知道的是,母亲并没有遭遇不测。
在他离家奔赴战场不久,上海就落入了日寇的魔爪。
为了打击革命力量,敌人开始大肆搜捕抗日分子及其家属,杨凤珠身为新四军干部的母亲,自然成了重点目标。
就在她不知该如何自保时,一位久别的同乡,也是蔡群帆的旧学友,悄然出现。
对方是地下党成员,正奉命秘密转移革命家属,他毫不犹豫地将杨凤珠接出魔窟,踏上了北上的路途。
![]()
到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组织上妥善安顿了她,本想让她颐养天年,安心生活。
但杨凤珠望着一批批年轻战士披挂上阵,又望着后方的工棚里,女工们埋头缝制军装,她心中涌起了前所未有的冲动。
“我也能做些事。”她悄悄对身边的人说。
于是,拿起针线,坐到灯火下,把粗布裁剪成战士需要的军装,把破损的棉衣一针一线补好。
她手法娴熟,速度极快,不久便成了被服厂里公认的好手。
![]()
渐渐地,她主动揽下更多工作,常常是第一个进工棚,最后一个离开。
随着抗战的深入,她又随部队辗转东北,加入了那里的被服厂。
因为能干、细致,又乐于关照身边年轻女工,她很快便被推举为连级干部。
在战士们眼里,这位年长的女干部不像领导,更像是母亲,年轻人常亲切地唤她“杨妈妈”,她也总是微笑着回应,目光里满是慈爱。
没人知道,这个坚强的“杨妈妈”,心中其实始终牵挂着儿子蔡群帆。
![]()
母子重逢
上海解放的消息传来,杨凤珠在东北后方得知时,当即向组织申请请假,来到上海寻找儿子。
一路上,她每一站都打听第三野战军的消息,当她终于抵达上海时,这座城市早已被喜庆的旗帜和笑声包围。
可她对儿子的现状几乎一无所知,只记得儿子当年离开时的模样,走投无路之际,她来到了上海市军管会。
听说陈毅市长就在这里,她颤巍巍地说明了来意:“我叫杨凤珠,我的儿子叫蔡群帆,是新四军的人,听说他在第三野战军,我想找他。”
![]()
陈毅听完她的经历,肃然起敬:“老大嫂,您放心,我们一定帮您找!”
很快,军区档案被调了出来,名册上,一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蔡群帆,现任20军参谋处长。
确认无误的那一刻,陈毅的心里也涌起喜悦,他立刻派人去通知。
当电话接通的瞬间,蔡群帆整个人僵住了,他原本早已做好最坏的准备,以为母亲已不在人世。
可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母亲沙哑却清晰的声音:“群帆,是我啊,我是你娘。”
![]()
那一刻,他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声音哽咽得几乎说不出话。
他几乎是一路飞奔,冲进了陈毅的办公室,母子对视的刹那,蔡群帆热泪奔涌。
他几步上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紧紧抱住母亲的双腿:“娘!儿子不孝,这么多年没能守在您身边!”
杨凤珠早已泣不成声,她俯身将儿子拉起,双手不停地抚摸着他的脸庞:“儿啊,娘就知道你一定还活着,一定还会回来的。”
直到泪水干涸之后,两人终于平静下来,蔡群帆忍不住问:“娘,您怎么会穿上军装?这些年都去了哪里?”
![]()
杨凤珠笑着,缓缓讲述了自己如何在上海被迫离开,如何被地下党接走,辗转山东和东北,又如何凭着针线手艺一步步成为被服厂的连级干部。
蔡群帆听得心潮澎湃,眼泪再次模糊了视线。
九年的分别,母亲没有消磨掉半分意志,反而从旧社会的弱女子,成长为革命队伍里坚毅的一员。
而他,也从当年的学生变成了三野的参谋长,母子二人在不同的战场中,背负同样的信仰,最终以更好的姿态相见。
![]()
他们紧紧相拥,任泪水打湿彼此的肩膀,九年的离散,终于换来今日的团圆。
在动荡的历史中,这样的圆满实属难得,它让我们看到,家与国,从来不是割裂的两端。
正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母亲与儿子,才共同撑起了民族的希望。
![]()
愿世间所有的久别,都能如他们一般,以最美的姿态重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