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2025年11月9日,缅甸空军正式接收2架中国产运 - 8F-200运输机与3架俄罗斯的米-38Т直升机,成为全球首个采购米-38系列直升机的国家。从机身特殊的方形舷窗不难判断,这三架米-38Т均为VIP要员运输型,而这款被俄军寄予厚望的中型直升机,终于在研制四十余年后实现了首次出口。
![]()
«——【·憋了三十年才量产的中重型运输机·】——»
不少人看到“全球首购”这标签,可能觉得米-38是刚出炉的新机型,其实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
这直升机的研发故事,得从1983年说起。当时苏联米里设计局接到任务,要搞一款能替代米-8、米-17系列的中型运输直升机,米-38的项目就这么启动了。
1989年它的模型都摆上巴黎航展了,原本计划1993年首飞,没料到苏联突然解体,项目直接被釜底抽薪——研发资金断了,跟国外的合作也黄了,米-38从备受期待的“明星项目”沦为无人问津的“弃子”。
![]()
之后的几十年里,米-38全靠俄罗斯断断续续的资金才勉强维系。最棘手的是发动机问题,早期原型机装的是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W127TS发动机,可俄罗斯国防部有规定,军用装备必须用自家产的部件,这就逼着克里莫夫公司紧急研发替代的TV7-117V发动机。
![]()
就这么一拖再拖,直到2013年12月,装着国产发动机的第三架原型机才总算飞上天,2015年才拿到生产许可证。从项目启动到真正能批量生产,米-38足足花了32年,说它“憋了三十年”真不算夸张。
![]()
不过慢工出细活这话也不是白说的,米-38的性能确实有不少亮眼之处。作为一款中重型运输直升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能到15.6吨,机舱里容纳30名全副武装的伞兵绰绰有余,外面吊装4.5吨的装备也没问题。
![]()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升限,2006年试验时就飞到了8170米的高度,在同级别直升机里算是相当出色的。价格上也有优势,俄罗斯当初预估卖1200到1600万美元一架,比西方同款的EH-101、NH90直升机便宜一半还多,性价比看似十分诱人。
![]()
可为啥直到2025年,才有缅甸敢吃“第一口螃蟹”?核心还是成熟度和市场信任度的问题。研发拖了这么久,不少潜在买家都望而却步,谁也不想当新技术的“小白鼠”啊。
而且俄罗斯自己军队都不敢大规模列装,就近几年才少量买了几架,连自家都不放心大量用,怎么指望别的国家敢下手?缅甸愿意接盘,一方面是觉得它的运输能力刚好符合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俄罗斯给的条件实在优厚,还能搭配采购其他装备,算下来挺划算的。
«——【·米-38能比过直-20?·】——»
不少人说“米-38比直-20厉害”,这话其实有点跑偏了——犯了个常见的错误,就是把不同定位的直升机硬凑在一起比。要分清两者的差别,得先弄明白它们各自的用处。
![]()
直-20是咱们自己研发的10吨级通用直升机,定位跟美国的“黑鹰”差不多,走的是“万金油”路线。机身设计得紧凑灵活,最大起飞重量大概10吨,机舱里能装12到15名士兵,外部吊装3吨物资也不在话下。
![]()
单看这些数据,确实比米-38的15.6吨起飞重量、4.5吨吊装能力差一截,但直-20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多用途性。它能适应高原环境,就算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机场也能正常起降;还能搬到驱逐舰、护卫舰上,执行反潜、搜救任务;稍加改装挂上导弹火炮,就能当武装直升机用。
![]()
可以说,解放军的空中运输、特种作战、海军反潜这些领域,都离不了直-20这个“通用平台”。
而米-38的定位就是中重型运输直升机,核心任务就俩——拉人、运货。机身比直-20更宽更大,机舱容积是直-20的两倍多,一次能拉一个排的士兵,或者一批大型装备。
![]()
这种定位就决定了它更适合承担后方运输、前线物资投送、战场救援这些活儿,要是让它去搞特种作战、舰载反潜这些需要灵活应变的任务,就显得太笨重了。
![]()
打个比方,要是得把士兵快速送到高原前线的小阵地,直-20能灵活起降,米-38就施展不开;但要是要把一门火炮或者一批物资运到前线基地,米-38的运力优势就显出来了。
从技术指标看,两者其实各有千秋。米-38的升限和载重能力强,这本来就是中重型直升机应有的实力;而直-20的航电系统、隐身设计、高原适应能力更具优势。
![]()
直-20搭载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先进航电系统,有综合显示控制台和数据链,能跟其他飞机协同作战、共享信息;机身还采用了一定的隐身设计,雷达反射面积小了不少;特别是它的国产涡轴发动机,专门针对高原环境做了优化,就算在缺氧环境下功率也能稳住,这一点米-38的TV7-117V发动机就难以企及。
![]()
其实在咱们解放军的装备体系里,与米-38定位相近的是直-8系列直升机。这么多年改进升级下来,直-8L已经发展成15吨级的中重型运输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差不多15吨,吊装能力能超过5吨,航程也比米-38远。
更关键的是,直-8L是纯国产的,所有零件都能自己造,不用担心被人卡脖子。这么一对比就清楚了:米-38的运力没超过国产的直-8L,又没有直-20的多用途优势,自然进不了咱们的采购名单。
信息来源: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