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家好呀,我是邓姐姐。
小伙伴们反响挺热烈,今天来聊下债市。
近半年来的债市,体验感可能不太好。
自从对等关税落地后,股市表现强劲,而债市则持续低迷。
一升一落,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
![]()
近来还传来新规可能即将落地的消息,引发了市场担忧。
之前证监会就发布新规意见稿,要求公募基金调整收费。
鼓励大家做长期投资,如果你持有时间短,赎回费就会高。
那些喜欢买短债基金的人或机构,心里慌慌的。
淡定淡定,都能hold住。
![]()
10月底,央行行长说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
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然后前几天的11月4日,央行就公告10月公开市场国债净买入200亿元。
可能有不少基友会问,这是啥意思?
能让债市再涨一波吗?
下面先来科普一下。
央行买卖国债,并不是直接从政府手里买新发行的国债。
而是在“二级市场”里操作。
花钱从银行、基金这些机构手里买回已经发行的国债,钱就流进了银行、基金体系。
市场上钱变多了,就更宽松,有助于刺激经济。
当市场钱太多,或者债市过热的时候,央行就把国债卖给银行。
把钱收回来,让市场起到降温效果。
![]()
本质上跟大家总听到的央行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俗称麻辣粉)是类似的工具。
一句话总结:
央行通过买卖国债,来调节市场上钱多钱少。
目的其实是给市场释放稳债市的预期。
不让债市剧烈波动,大家没必要恐慌赎回。
波动自然就会减小。
![]()
这招其实去年央行也用过。
2024年8-12月,累计净买入1万亿。
短短五个月时间,给市场放了场大水。
然后,债市疯牛接踵而来。
遥记得当时,有部分债基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10%。
随后央行多次公开发话劝大家别再买了。
接着2025年1-9月,央行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一方面抑制债市过热、平缓利率下行速度。
另一方面还需要维持汇率的稳定。
直到10月正式重启,净买入200亿元。
嗯…只有200亿元
跟之前比小巫见大巫,就跟200块和1万块比似的。
明显特意放慢了节奏。
既想起到流动性呵护,又不想变成大放水。
避免债市再走上急涨急跌的老路。
所以,关于是否会让债市再走牛一波也有了答案:
虽然指望不上像去年那样猛涨,但也不会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
债市会更平稳,持有体验感更好一点。
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一下重点。
如果是中短债基,完全可以继续持有。
它是央行现在重点支持的对象,底层资产很安全,利率稳定。
所以整体波动会很小。
如果你追求的就是省心和稳健,那拿着不动就是最好的操作。
例如,我们的「朝花息拾」债基组合。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扫下方二维码跟投。
而长债基金,建议不要盲目追高。
缺乏央行买入的持续支撑,后续波动可能会比短债大。
如果想更有弹性、收益潜力更高,也可以关注下“固收+”基金。
它用一小部分资金投资股票来增强收益,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但挑选的时候,非常看人。
厉害的基金经理,通过投资小部分股票能起到加收益的效果。
水平一般的话,可能就看不到好甚至反向操作。
另外,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不建议梭哈去股市哦。
还是要留部分,如30%-40%到债市,能起到防守作用。
万一股市回调,债市还能对冲下风险。
PS.
暂无可转债打新。
最近不少小伙伴都中签,留言吃到肉了。
大伙来吸吸欧气,静待下次抽奖。
点右下方“❤”,锦鲤附体!
![]()
本文文字原创,皆为交流探讨之用。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点在看锦鲤附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