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关停潮来了,曾经的香饽饽,摇身一变成了“烫手山芋”!你敢信吗?去年一年,全国光民营医院就倒了2000多家,平均每天有5家关门大吉;公立医院也没逃过,好多地方都在搞“合并潮”,河南某县直接把3家乡镇医院并成1家,江苏某地级市两家三甲医院并在一起“抱团取暖”,连名字都改了!
先看组数据,2023年全国民营医院数量比2022年少了2144家,这是近十年来第一次出现这么大幅度的下降;而且倒闭的不只是小医院,连投资几千万的大医院都扛不住,浙江有个老板2019年砸了6000万开民营综合医院,光设备就买了2000多万,结果去年一年营收才900万,连房租和员工工资都不够付,最后只能申请破产。
公立医院虽然没直接倒闭,但合并、缩减科室成了常态。比如东北某地级市,以前一共4家二级医院,现在并成2家,还裁掉了儿科、眼科这些“不赚钱”的科室;还有西部某县医院,以前有5个住院病区,现在压缩到3个,连护士都从120人减到80人,院长就说了一句话,“再不缩规模,财政补贴断了就真活不下去了”!
以前提起医院,都觉得是“铁饭碗中的铁饭碗”,是稳赚不赔的“印钞机”,毕竟谁没个头疼脑热的,挂号费、检查费、药费,哪样不花钱?为什么突然就不行了?连曾经门庭若市的妇产医院、私立综合医院,都开始贴出“停业通知”,这背后藏着三大原因,每一个都戳中行业的“命门”!
![]()
第一个原因:财政补贴削减,药品收入下降!
公立医院以前靠政府财政补贴能撑半边天,可这几年地方财政压力大,补贴一砍再砍。就说中部某省,2023年公立医院的财政补贴比2022年降了18%,有的县级医院直接少了300多万,连CT机的维护费都凑不齐;更惨的是西部一些贫困县的医院,财政补贴只够发一半员工工资,剩下的只能靠医院自己想办法。
可医院自己能有什么办法?以前最主要的收入是药品差价,一瓶药进价10块,医院卖15,能赚5块差价,这部分收入能占医院总营收的30%以上。但自从搞了“药品零加成”政策,医院卖药不能赚差价了,甚至还得贴运费、仓储费、人工管理费,有个乡镇医院的药房主任算过账:以前卖一盒降压药能赚3块,现在一分不赚,反而要花0.5块钱管理,一年下来药品这块直接少赚20多万,相当于医院半年的办公用品钱没了!
民营医院更惨,本来就没多少财政补贴,药品零加成之后,收入直接砍了一大块,再加上挂号费、检查费不敢随便涨,一涨价就没人来,只能靠住院病人赚钱,可现在病人也少了,你说怎么办?
![]()
第二个原因:以前民营医院盲目扩产,现在到了“清算时刻”!
前几年医疗行业火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开医院稳赚不赔”,民营资本跟疯了似的往里冲。2015到2020年这五年,全国民营医院数量从5100多家涨到了14000多家,翻了快3倍!有的老板根本不懂医疗,听别人说“开妇产医院赚钱”,就砸钱开;有的看到“体检火”,就跟风开体检医院,连市场调研都不做!
结果呢?患者没那么多,好多医院成了“空壳子”!广东某市民营妇产医院,2020 年开业的时候,装修得跟五星级酒店似的,还请了网红来宣传,结果每月建档的孕妇才十几个,最多的时候病房空了80%;还有江苏某民营骨科医院,投资3000万,结果每天门诊量就20多人,医生都闲得玩手机,最后只能靠卖设备回血。
现在这关停潮,其实就是对以前“盲目扩产”的清算,那些没特色、没实力、只靠跟风的医院,淘汰得就更快。就像以前奶茶店火的时候,一条街开十家,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一两家,医疗行业也一样。
![]()
第三个原因最致命:人口下降成“致命一击”,其中妇产医院最惨!
要是说前两个原因是“外伤”,那人口下降就是“内伤”了,尤其是对妇产医院、儿科医院来说,简直是“压到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3年全国新生儿才902万,比2016年的1786万少了884万,少了快一半!以前妇产医院是“香饽饽”,建档得提前半年抢,有的医院还得托关系才能住进去;现在呢?好多妇产医院门可罗雀,北京某民营妇产医院,2018 年高峰期每月能接120多个产妇,去年每月才25个,营收直接掉了80%,最后只能把产科病房改成普通病房,可还是没人来,只能关门!
不光妇产医院,儿科也跟着遭殃。孩子少了,儿科门诊量直接下降,好多医院的儿科科室都在缩减,上海某二级医院,以前有8个儿科医生坐班,现在只剩3个,还把儿科门诊从每天8小时改成了6小时;还有地方上的妇幼保健院,以前儿科输液室天天满员,现在半天都没几个病人,护士都开始兼做行政工作了。
![]()
更长远的是,人口下降还会影响整个医疗行业,以后老年人虽然多,但年轻人少了,缴纳医保的人也少了,医保基金压力大,医院能拿到的报销款也会受影响,这是“连锁反应”,一环扣一环。
看着这么多医院关门,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以前吐槽“看病难、看病贵”,盼着医院能多一点,服务能好一点;现在医院多了,可好多因为没人、没钱又关门了,最后受苦的还是普通人。有的乡镇,唯一的医院关了,老人看病得跑几十公里,连个感冒都得折腾大半天;还有的地方,民营医院关了,公立医院人满为患,挂号得排大半天队!
我们理性一点看,医疗大出清,不是坏事,是让医疗行业回归理性。以前靠跟风、靠赚差价的医院,或许本来就不该存在;未来能活下来的还能活得好的,一定是有特色、服务好、真正为患者着想的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