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0
分享至

“十年前夜班像打仗,一晚上连做8台剖腹产,如今整晚守着产房,却可能连一台手术都等不到。”上海资深产科医生的这番感叹,道破了当下生育市场的冷寂。

曾几何时,医院产科走廊挤满加床、产妇建卡要托关系的场景随处可见,而如今,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产科“遇冷”已成普遍现象,甚至不少医院被迫关闭或整合产科科室。

为什么现在的人如此抗拒生孩子呢?



从“婴儿潮”到“婴儿少”

二十年前的产科,堪称医院里最繁忙喧嚣的科室。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新出生婴儿达1846万,较2013年增加200万以上,医院里面新生婴儿”一个接一个“,供不应求。



可是时代在变迁,如今的产科,却陷入了截然不同的“冷清”,上海同一家医院,年接生量已跌至不足1万人。

曾经挤满产妇的走廊空空荡荡,临时病床早已撤去,建卡无需托关系,甚至有医生主动联系符合条件的孕妇跟进。



北方某三甲医院更甚,产科病房入住率不足50%,部分双人间长期空置,手术室不再连轴转。

年轻医生不用再熬夜连台手术,却要面临科室收缩、转岗培训的压力。



有工作五年的产科医生,已开始学习妇科常见病诊疗,为转岗做准备。

这种“冰火”反差的背后,是出生率持续下降与生育意愿变化的直接体现,也更能直观反映出现有当代年轻人不愿生育了



年轻人的“理性计算”

经济压力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第一座大山,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养育成本早已超出普通家庭的承受范围。

调查显示,父母认为教育支出是养育子女的最大压力来源,上海私立幼儿园月均学费普遍在5500元以上,远超全国的平均水平,再加上早教班、兴趣班,每年教育支出轻松突破10万元。



更沉重的是学区房成本,上海核心区域的“老破小”单价动辄10万元/平方米,一套40平方米的学区房总价就达400万元,相当于普通家庭十几年的总收入。

有网友算过一笔账,在上海把一个孩子养到大学毕业,不算学区房也需150万元,这对于月薪一两万、背负房贷的年轻夫妻来说,无疑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经济压力之外,女性面临的职场与家庭双重困境,更让生育意愿雪上加霜。

尽管性别平等理念不断普及,但职场中的生育歧视仍未根除,不少企业在招聘时隐性排斥育龄女性,女性怀孕后可能遭遇调岗降薪、晋升停滞等不公待遇。



更严峻的是产后回归职场的“断层危机”,长时间的产假使得职业技能脱节,部分企业甚至会变相逼迫孕期女性离职。

报告明确指出,女性承担事业家庭双重负担的家庭生育率更低,而伴侣间家务分配越公平的家庭生育意愿越高。



现实中,育儿责任仍主要由女性承担,夜间哺乳、日常照料、家校沟通等事务消耗了女性大量精力。

这种“密集母职”让职业女性陷入“生娃就失业”的恐惧,不少人不得不在事业与生育间艰难抉择。



生育下滑带来的连锁反应

生育下滑让许多行业都处于“寒意”之下,曾经“一位难求”的幼儿园,如今已难避大规模关停的趋势。

2022年全国幼儿园在园幼儿比2021年减少176万人,部分民办幼儿园因招生不足倒闭。



北京、上海等地出现“普惠性幼儿园过剩”现象,公办园通过降低学费、增加特色课程争夺生源。

除了幼儿园行业,儿童用品行业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儿童玩具、服装等产品销量下滑,传统线下渠道遭受重创。

而医疗行业的连锁反应更值得警惕,产科和儿科首当其冲,近几年,全国妇产科床位数直线下滑,部分基层医院甚至直接关停产科。



以北京某二级妇幼保健院为例,2016年月均分娩量200余人,2023年降至20-40人,原本8人间病房改为双人间仍空置率过半。

儿科同样面临困境,综合医院儿科门诊量自2019年后持续走低,某县级医院儿科日均门诊量从200人次骤减至50人,7名医生中有4人兼职送外卖补贴家用。

并且医疗资源闲置问题突出,2021年妇产医院万元以上设备台数虽增加,但诊疗人次减少,设备利用率不足。



让生娃不再是“孤军奋战”

面对持续低迷的生育率,国家和地方都在开始积极行动。

国家实施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同时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各省普遍延长产假,设立配偶陪产假和父母育儿假。



地方层面,山西明确婚假30天,符合政策生育奖励延长产假60天,子女不满3周岁每年享15天育儿假。

江苏大部分地区实现生育津贴“免申即享”,产假结束后自动到账,难产或多胞胎可增加产假及津贴。

这些政策从经济、时间、服务等方面减轻家庭负担,营造生育友好氛围。



低生育率不是危机,而是一个转折点,只有构建起真正的“生育友好型社会”,才能让年轻夫妇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敢于、乐于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这不仅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国家人口安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姑姑要求我承担她的晚年,每月五千,我笑着问她何时能还清感情债

姑姑要求我承担她的晚年,每月五千,我笑着问她何时能还清感情债

涛哥讲堂
2025-11-12 10:15:48
高市早苗称:若台海冲突将触发日本动武,中方依据波茨坦公告,有权恢复对日驻军权利

高市早苗称:若台海冲突将触发日本动武,中方依据波茨坦公告,有权恢复对日驻军权利

文雅笔墨
2025-11-14 15:03:12
全线大跌,黄金跳水!美联储,降息前景突变!

全线大跌,黄金跳水!美联储,降息前景突变!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4 07:52:37
确认出战2场G联赛!杨瀚森打成什么样才算合格?周琦早已给出答案

确认出战2场G联赛!杨瀚森打成什么样才算合格?周琦早已给出答案

锅子篮球
2025-11-14 11:37:18
朱媛媛去世半年,辛柏青、李乃文为何两度现身此处?

朱媛媛去世半年,辛柏青、李乃文为何两度现身此处?

新民周刊
2025-11-13 12:35:45
奇瑞发布新规:员工需早锻炼,禁穿卫衣牛仔裤

奇瑞发布新规:员工需早锻炼,禁穿卫衣牛仔裤

三言科技
2025-11-13 16:00:03
“泰坦尼克”号遇难者怀表将拍卖,价格或超百万英镑

“泰坦尼克”号遇难者怀表将拍卖,价格或超百万英镑

界面新闻
2025-11-14 14:57:37
外媒:俄军对基辅发动大规模无人机和导弹袭击

外媒:俄军对基辅发动大规模无人机和导弹袭击

参考消息
2025-11-14 13:37:03
医生告诫:一旦吃上他汀药,9件事就不要做了,别拿身体开玩笑

医生告诫:一旦吃上他汀药,9件事就不要做了,别拿身体开玩笑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14 12:09:35
中日外交风波升级,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中日外交风波升级,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时时有聊
2025-11-13 10:18:25
祖副院长与眼科主任早就有关系,网友曝出更多难以解释的细节

祖副院长与眼科主任早就有关系,网友曝出更多难以解释的细节

诗意世界
2025-11-11 23:53:27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证券时报
2025-11-14 10:35:02
日本介入台海战争问题的分析(重点推荐)

日本介入台海战争问题的分析(重点推荐)

华山穹剑
2025-11-13 22:00:43
美方也来凑热闹,不许武力收台,不到24小时,中方直接划下红线

美方也来凑热闹,不许武力收台,不到24小时,中方直接划下红线

Ck的蜜糖
2025-11-14 15:24:17
突发特讯!中国通告全球: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今日返回,引全球关注

突发特讯!中国通告全球: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今日返回,引全球关注

青风点评
2025-11-14 10:49:09
转场归队!蒯纪闻等驰援U22国足迎战韩国,央视电视平台暂不直播

转场归队!蒯纪闻等驰援U22国足迎战韩国,央视电视平台暂不直播

实事球是
2025-11-14 12:09:39
高速收费大调整!6大新方案+3步落地,2亿车主省钱攻略藏在这

高速收费大调整!6大新方案+3步落地,2亿车主省钱攻略藏在这

侃故事的阿庆
2025-11-13 07:20:27
中方措辞升级,并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日方最新表态:有话好好说

中方措辞升级,并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日方最新表态:有话好好说

朗威游戏说
2025-11-14 11:46:58
-5℃!雨夹雪!8级大风!安徽要“冻”真格了,最新预报→

-5℃!雨夹雪!8级大风!安徽要“冻”真格了,最新预报→

鲁中晨报
2025-11-14 10:47:05
美国《外交家》:中国开始提出琉球群岛归属问题,日本的麻烦来了

美国《外交家》:中国开始提出琉球群岛归属问题,日本的麻烦来了

包明说
2025-11-13 15:06:04
2025-11-14 16:19:00
泠泠说史 incentive-icons
泠泠说史
煮一壶茶,折一支白梅花,撑一把青伞听泠泠雨落下……
2687文章数 6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西媒:过度使用屏幕影响儿童语言发展

头条要闻

中方密集就日首相言论发声 孙卫东连用五个"严重"表态

头条要闻

中方密集就日首相言论发声 孙卫东连用五个"严重"表态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秋天穿衣真的一点都不难!从这些穿搭中收获灵感,舒适又耐看

教育要闻

上海市教委发布最新情况通报!关于“绿捷”事件!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