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发展到现在,上海已经有两千多万人口,经济实力强悍,是我国一线城市。庙街位于黑龙江入海口地区,黑龙江也是世界主要大河,全长4440公里,流域面积185.6万平方公里。不过庙街一直发展不起来,直到现在仍然是小城市,人口约1.86万。那么上海发展成为大城市,黑龙江入海口的庙街,为何发展不起来呢?
![]()
第一,俄罗斯远东人口少。庙街位于外东北地区,俄语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所在的外东北,历史上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根据1689年,清朝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领土属于中国。
庙街属于黑龙江流域主要城市,唐朝时期属于黑水都督府管辖,元朝时期属于征东元帅府驻地,明朝时期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并建设永宁寺,庙街因此得名。清朝时期,庙街属于吉林将军辖区,具体隶属三姓副都统衙门。
![]()
清朝时期的吉林将军辖区面积广阔,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约7500公里,是清朝海岸线最长的一级行政区。但到了鸦片战争之后,沙俄看到了清朝的衰落,卷土重来,侵入了黑龙江流域。
1850年,沙俄侵入庙街地区,建立了军事哨所。1858年,1860年,沙俄迫使清朝签订《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侵占了外东北的广大领土。此后沙俄用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名字,将庙街改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
![]()
庙街的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大河入海口地区,沙俄侵占外东北之后,在庙街建立了军事港口。随着庙街军港的发展,很多俄罗斯人迁徙到庙街,鼎盛时期,庙街的人口达到了3.3万。
但庙街并没有发展为大城市,现在的庙街更加衰落。这是因为俄罗斯的核心领土始终是欧洲地区,俄罗斯虽然一直试图发展远东,但受到综合实力制约,没有足够的资金发展远东。
这导致俄罗斯远东地区始终发展不起来,人口也非常稀少,还不断流失。俄罗斯远东地区,包括外东北地区,以及萨哈雅库特共和国,楚科奇自治区,堪察加边疆区等地,面积约621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30万。
![]()
俄罗斯远东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生活,缺乏大城市。比如海参崴,人口只有约80万。在黑龙江沿岸,各个城市的人口也不多,比如伯力,人口只有约60万,海兰泡,人口只有约25万。
由于人口稀少,市场狭小,俄罗斯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远东,导致俄罗斯远东根本发展不起来。现在俄罗斯远东工业落后,主要发展伐木业,采矿业,渔业这些产业,导致很多人口迁徙到俄罗斯欧洲部分。俄罗斯远东人口的下滑,工业的凋敝,形成了恶性循环。
![]()
而一个港口城市的发展,除了优越的区位,还需要广阔的经济腹地。比如我国的上海,处在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心,长江入海的咽喉,区位优势重要。长江流经我国西南,华中和华东三大区域的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因此上海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而黑龙江入海口的庙街,缺乏经济腹地,俄罗斯远东的产业规模非常小,制约了庙街的发展。
第二,气候原因。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暖,上海港口属于不冻港,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航。庙街属于亚寒带气候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温和短暂。庙街虽然濒临大海,但靠近西伯利亚寒潮策源地,受到大陆气候的影响大,冬季气温可以达到了零下45摄氏度。
![]()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庙街沿海地区冬季会结冰,要想出海需要借助破冰船。庙街的冬季漫长,一般从9月到来年7月,漫长的港口封冻期,制约了当地的发展。庙街的夏天非常短暂,基本只有8月一个月的时间,而且受到鄂霍次克海寒流的影响,多大雾天气,也不适合港口的发展。
在寒冷气候的影响下,庙街地区多冻土,不适合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成本都要大于温暖地区。综合这些因素,上海发展成为大城市,黑龙江入海口的庙街却发展不起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