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绝不是某个人的地球,而是大家共同的家园。
![]()
而在日前联合国安理会上,也关于此问题爆发了一次激烈交锋,明面上看,是气候安全议题的讨论,但实际上早就超出了环保范畴。
美国代表在会上突然对中国发难,指责中国为了经济发展不顾环境责任,话语尖锐,态度强硬,似乎一副要在全球舆论场上“挑头开战”的架势,可惜,这一套对中方早就不管用了。
![]()
咱们的代表没有回避,也没有绕圈子,而是当场“亮剑”,用一连串公开数据和美国自己的政策历史,把对方堵得哑口无言,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回应,而是一场有备而来的“算账”,第一笔账,就从美国自己开始。
根据联合国官网的议程,这场会议原本是围绕“气候变化对全球安全的影响”展开的,属于安理会近期的重要议题之一,结果,美国代表刚一发言,话锋就转到了中国头上,指责中国是全球最大排放国,不负责任,影响全球气候合作。
![]()
美方还大肆宣扬自己在环保方面“引领世界”,试图塑造一种“美国是模范,而咱中国是问题源头”的话语框架。
中方代表耿爽当即回应,没有绕弯子,直接拿出历年全球碳排放数据,把美国的历史排放、当前排放、人均排放做了全面对比,这些数据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世界银行等机构的公开统计,权威性没得说。
![]()
结果一算,美国过去一个世纪的累积排放量远远高于中国,哪怕是现在,美国的人均排放也比中国高出一大截,这些数字不是谁说了算,而是赤裸裸地摆在那里,谁都赖不掉。
耿爽还提到了一个关键事实,美国曾两次退出《巴黎协定》,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协议,第一次是在小布什时期,第二次是在特朗普任内,尤其是第二次,特朗普甚至公开声称“气候变化是骗局”,还解散了多个气候研究小组。
这些行为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中引发了巨大争议,一度让全球气候合作陷入停滞,耿爽指出,气候变化本来是需要各国合作解决的问题,美国却在关键时刻选择退出,严重影响了全球应对气候问题的节奏。
![]()
中方的回应不仅仅是一次反驳,更像是一次系统性的“对账”,耿爽详细列举了美国环保署的遭遇,从2017年开始,美国政府削减环保预算,裁员计划一度涉及近四千人,占环保署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还有多名高级科学家被迫辞职,甚至有气候报告因为担心被政府修改,最后只能通过媒体泄露,这种情况在一个号称“民主与科学”的国家里发生,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更严重的是,美国政府还对环保语言进行“清洗”,农业部、环保署等机构被禁止使用“气候变化”这个词,只能模糊地说“极端天气”,环保署官网上的《清洁电力计划》内容也被偷偷删除,整个环保体系几乎被“格式化”,这不是简单的政策调整,而是系统性的倒退。
![]()
而在能源开发方面,美国政府更是“大胆”,特朗普时期重新开放阿拉斯加国家石油储备区,面积高达两千多万英亩,直接为化石能源企业开绿灯,还降低油气开采的特许费,减少企业成本。
这些政策直接服务于页岩油气巨头,特别是像科氏工业这种能源巨头,他们是特朗普的重要金主,为了方便这些企业,美国政府甚至还动了环保法律的“手脚”,比如修改《濒危物种法》,把破坏动物栖息地的行为从“伤害”中剔除,这等于是在法律层面为企业“开后门”。
这些事例说明,美国在气候问题上,不是没有能力作为,而是没有意愿去作为,其政策制定明显受利益集团控制,环保问题成了政客手中的政治工具,在国内,环保项目也被严重政治化。
![]()
比如加州高铁项目,本来是一个为减少碳排放的环保工程,预计每年减少上百万吨碳排放,建设历时十几年,投入超过一百五十亿美元,可就在关键阶段,被联邦政府多次撤销拨款。
原因很简单,因为加州是民主党主政州,项目就成了“政治敌人”的政绩,被联邦政府当成“靶子”,环保本来是全民利益,却在党争中被牺牲。
说白了,美国在气候议题上是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在国际上高喊环保,在国内却放纵污染,嘴上说合作,手里却在拆桥,这种两面手法,在国际社会越来越难以站得住脚,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这次在联合国的强硬回击,才显得格外有分量。
![]()
中方并没有否认自身还面临环保挑战,相反,耿爽明确表示,中国正在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发展风能、太阳能、水电等清洁能源,并在多个国际论坛上承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表。
同时,中国也在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相比之下,美国连自己的环保机构都“解散”了,还有什么资格来指责其他国家?
这场交锋,其实也反映出当前国际格局中的一种变化,美国试图通过塑造“话语权”,继续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占据“道德高地”,但现实中的政策和行为早已让它失去了这个资格,而中国,则是在用数据、行动和国际承诺来反守为攻,不仅没有回避问题,反而主动“算账”,让对方无从反驳。
![]()
不仅仅是咱中国,这次在联合国上,包括巴西、法国、哥伦比亚、智利、英国等国家的领导人也都表达了对美国气候政策的不满。
巴西总统卢拉呼吁各国不要把气候问题政治化,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遵守《巴黎协定》,哥伦比亚和智利的领导人甚至直接点名特朗普是“气候骗子”,英国首相也对国际气候共识的瓦解表示担忧。
这些声音说明,美国的做法并没有赢得多少国际支持,相反,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站在了更加理性和务实的立场上,而这种立场,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合作的基础。
![]()
眼下,COP30气候大会在即,全球都在期待主要经济体拿出实质性减排计划,欧盟已经提交了2035年前的减排路径,日本、韩国也在调整能源结构,发展绿色科技。
而美国,除了在言语上“积极”,在行动上却依然“滞后”。这让人不得不问:美国是否还具备引领全球环保的能力?还是说,它已经彻底沦为了一个“只说不做”的角色?
对于咱们中国来说,这场“激战”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场合,需要中国用数据、用行动来说话,这不是简单的外交斗争,而是一次次对全球治理话语权的争夺。
![]()
中方这次在联合国的表现,等于给国际社会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谁要打,就奉陪到底,谁要抹黑,就当场算账,谁负责任,谁就有资格发言。
这场争论暂告一段落,但气候问题不会因为一次会议就画上句号,真正的比拼,还在路上,而中国,已经准备好了继续“收拾”那些不负责任的声音,用实际行动、清晰数据和坚定立场,逐步争回应有的国际话语空间。
![]()
未来的世界,谁说了算,不再是靠喊得响,而是看谁做得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