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基金又香了。
![]()
A股市场回暖大环境下,“翻倍基”数量也开始扎堆涌现。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全市场8484只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平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不同份额分列统计,下同)在年内的平均收益达到28.20%,表现明显好于上证指数和沪深300等主流指数。同期,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等主流指数年内涨幅分别为19.27%、18.90%、
以最低仓位分别为60%和80%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为例,截至11月7日,今年以来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和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2.56%、32.42%,仅次于万得QDII混合型基金指数,在34只万得细分基金指数榜中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可以说,今年来,主动权益基金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据新经济e线了解,若按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回报率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的话,多达69只产品在年内收益超过100%,最高的更是超过200%。其中,永赢科技智选A、C份额分别以205.35%和203.72%的年内净值增长率位居第一和第二,并与后续产品拉开较大距离,遥遥领先。令人意外的是,该基金成立于去年10月30日,是一只不折不扣的次新基金,基金经理任桀的任职天数仅376天。
在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对标沪深300指数的“翻倍基”最多,达到23只,其次则是中证800指数,对标产品达到18只。而从披露完毕的三季报内容来看,这些绩优基金有较多持仓都聚焦于科技创新领域,并在人工智能、半导体、云计算等细分方向上保持了较高的配置集中度。在此之中,多位基金经理亦在三季报中表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正进入商业化加速阶段,他们持续看好科技成长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新锐基金经理领跑
新经济e线调查发现,今年来主动权益基金“翻倍基”扎堆涌现背后,新锐基金经理领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任职时间来看,时间普遍较短。在69只“翻倍基”中,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仅约为2.58年。这当中,既有新任基金经理的首发产品,也有继任基金经理接管的产品。
如永赢基金旗下任桀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A/C)就是其出任基金经理以来的首发产品,其任职时间仅一年出头。正所谓“出道即巅峰”,任桀不失时机,前瞻性地集中布局,抓住了今年来云计算市场的爆发式机遇。公开资料表明,任桀于2018年加入永赢基金,历任TMT研究员、科技组组长,现任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
![]()
来源:Wind(截至2025年11月7日)
另据基金三季报,永赢科技智选(A/C)主要聚焦于全球云计算产业链的投资方向,前十大重仓股全部集中于信息技术行业,持股集中度达73.25%。按净值占比排序,今年三季度末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生益科技、太辰光、澜起科技、仕佳光子、长芯博创,均为光通信、PCB、算力产业链核心企业。
从基金持仓变化来看,其二季度的重仓股胜宏科技、源杰科技、工业富联在三季度中被移出前十大名单,取而代之的是生益科技、澜起科技、仕佳光子,而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光模块龙头,以及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电子企业则依旧持有。
新经济e线获悉,实际上,今年获得亮眼回报的主动权益基金多数都在科技领域有所布局,其中通信和电子又是产品持仓最为热门的两个方向。
截至11月7日,年内收益超过120%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20只,只统计主代码则有11只,其中,将光通信龙头新易盛纳入前十大重仓的产品达到10只,同领域的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分别入围9只,8只产品,沪电股份、深南电路分别入围7只和5只,胜宏科技、工业富联也均入围5只,可见持仓重复度较高。
除了任桀外,永赢基金高楠出任基金经理的永赢睿恒A、永赢睿恒C、永赢融安A、永赢融安C等4只产品也均跻身今年的“翻倍基”行列。截至11月7日,其年内净值回报率分别高达113.47%、112.46%、105.34%、104.34%,同类排名。同样,以上4只产品均为去年四季度和三季度成立的次新基金,分别成立于2024年12月10日和8月23日。其中,永赢睿恒A、永赢睿恒C的成立时间甚至未满一年。
公开履历表明,高楠有着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从业经历,14年证券相关从业经验。曾任平安资管股票研究员;国泰基金投资经理、基金经理;恒越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部总监。现任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高楠在管基金7只,管理规模共计517.14亿元。
另据新经济e线统计,目前69只“翻倍基”中成立超过3年的共有52只,成立超过5年的共有29只,而包括收益位列第四的红土创新新兴产业在内,共有8只“翻倍基”成立超过10年,其中易方达科讯成立已近18年,年内收益达到109.32%,可谓“宝刀未老”。
易方达信息产业A年度回报
![]()
来源:Wind(截至2025年11月7日)
从基金经理任职时间来看,易方达信息产业A成立超过9年未发生基金经理变化,任职时间最长,今年年内A类份额和C类份额收益亦分别达到101.09%和100.23%,实属难能可贵。自2016年9月27日以来,郑希一起出任基金经理至今,其任职平均年化回报达17.08%。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郑希在管基金5只,管理规模近200亿元。
规模实现飞跃增长
新经济e线注意到,在“翻倍基”业绩表现亮眼的同时,其规模也实现了飞跃式增长。在仅统计主代码的39只“翻倍基”中,按季度规模增速来看,相较今年二季度末,三季度合并规模环比增幅超过十倍的的基金就有信澳业绩驱动A和中航机遇领航A,分别从今年二季度末的3.44亿元、10.61亿元激增至今年三季度末的44.87亿元和132.31亿元,环比增速分别高达12.06倍和11.47倍,位列“翻倍基”环比规模增速榜首席和次席。
从年内净值回报来看,截至今年11月7日,信澳业绩驱动(A/C)和中航机遇领航(A/C)年内实现收益率分别达123.60%、122.49%、132.71%、131.53%,以上两只基金分别成立于2022年8月25日和2023年8月10日,基金经理分别为刘小明和韩浩,均自基金成立起出任基金经理至今。
Wind统计还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除了中航机遇领航快速跻身百亿元主动权益基金榜之外,对比二季度末,除了中航机遇领航快速跻身百亿元主动权益基金榜之外,中欧数字经济A和永赢科技智选A两只基金合并规模环比也净增超百亿元,今年三季度分别获得了114.94亿元和103.55亿元的规模增长,规模增幅分别达到752.65%和887.69%。
而若与去年末的数据对比,中欧数字经济和永赢科技智选更是实现了21837.15%和44051.23%的规模增长,可谓“一飞冲天”。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以上两只基金规模均不足亿元,特别是永赢科技智选更是实现了迷你基金的华丽逆袭,去年四季度末的规模仅2600万元。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航机遇领航、中欧数字经济、永赢科技智选等3只基金的规模分别上升至132.31亿元、130.21亿元和115.21亿元,同时也是“翻倍基”中唯三规模超百亿的产品。除此之外,还有7只基金的总规模超过50亿元。
新经济e线获悉,对比今年二季度数据,39只“翻倍基”均在规模上实现了正增长,实现业绩、规模双丰收。除了上述3只百亿产品外,德邦鑫星价值在三季度同样实现了80.52亿元的规模增长,环比涨幅同样高达862.74%;景顺长城稳健回报在三季度规模增长54.24亿元,环比大幅增长851.58%,以上两只产品在三季度末的规模分别增加至89.85亿元和60.61亿元。
若将对比时间拉长至去年末的情况下,易方达科融在年内规模增长59.27亿元,涨幅为246.74%,今年三季度末的规模达到83.30亿元;华安汇宏精选今年规模增长达到19.17亿元,涨幅高达1495.9%,截至三季度末的总规模为20.45亿元。截至2025年11月7日,易方达科融基金经理刘健维于2020年6月6日起接管至今,其任职总回报达304.06%;华安汇宏精选基金经理桑翔宇则刚于今年5月6日起接管,任职总回报为97.40%。
此外,从“翻倍基”所属基金公司分布来看,易方达基金坐拥最多“翻倍基”,达到9只,分别包括易方达成长动力(A/C)、易方达科融、易方达信息产业(A/C)、易方达科讯、易方达信息行业精选A、易方达战略新兴产业(A/C),彰显了公募“老大”不俗的投研实力;其次则是永赢基金和安信基金,均有6只“翻倍基”;随后是华泰柏瑞基金,今年已有4只“翻倍基”。其中,永赢基金是唯一上榜的银行系公募机构。近年来,该公司整体管理规模也在稳步提升,从去年年末的5284亿元增加至今年三季度末的6246亿元,年内新增规模962亿元。
微信号:netfin888;有任何建议欢迎后台留言。
爆料/投稿/合作:netfin888@126.com,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转载需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新经济e线为胡润百富优秀财经自媒体。新经济e线已入驻今日头条、雪球、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号、百度百家、企鹅号、网易号、和讯名家、蚂蚁财富社区、同花顺同顺号、东方财富财富号等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