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民政局员工,
取车前往单位途中突发心梗死亡,
单位认为:
事发前其一直通过微信处理工作,
应属于工伤!
当地人社局则认为:
不予认定工伤!
案件经由一审、二审,
最终怎么判?
近日,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事件回顾
史某生前系辽宁省辽阳市民政局工作人员。2024年7月17日,他在取车前往单位途中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事发前其一直通过微信处理工作。
2024年8月13日,辽阳市民政局向辽阳市人社局提出申请,为史某于2024年7月17日突发疾病死亡申请认定工伤,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情况说明、微信聊天记录、死亡证明、辽阳石化医院院前急救病历等材料。
![]()
△图片由ai生成,非新闻事件图
其中,辽阳市民政局出具的情况说明显示:2024年7月17日上午6时03分,史某在宏伟区荣华街附近接到局领导刘某丙微信,询问“今天灯塔我应该几点到,还有谁去?”6时20分史某回复“我问问孙某”,同一时间将微信截图发给科室工作人员孙某,孙某回复“昨天我跟刘局说没统一约,今天去不,你和刘局”。史某追问“咱科里都是灯塔吧”,孙某回复“是”。随后两人通讯中断,据家属反映:史某在取车准备到单位途中,走到每日多超市附近突发疾病。救护车于6时41分到病发现场,7时20分送史某至辽化医院救治。史某经抢救无效于2024年7月17日死亡,死亡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
辽阳市民政局认为,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规定。职工上班前、下班后继续占用个人时间线上处理工作事项,属于“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的延伸,期间突发疾病死亡的,应当视同工伤。
2024年10月10日,辽阳市人社局经过调查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并送达给史某家属。史某家属不服,起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
人社局未审查工作场所、工作时间
应撤销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一审法院(辽宁省灯塔市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根据该条规定,被告辽阳市人社局对被诉行政行为具有职权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应当围绕着工作原因开展,同时对工作场所、工作时间予以审查。对职工工作时间及工作岗位的确定,不应必然拘泥于固定的上班时间、地点的限制。因工作需要下班后在家也可能通过电话、微信、邮件等现代通讯方式处理工作,且通过上述方式处理工作,应具有一贯性及经常性,对日常的休息生活产生影响,但这种处理工作的方式不具有偶发性和临时性。
![]()
本案中,史某突发疾病前一直通过微信处理工作,就该行为发生时是否属于工作时间,史某突发疾病死亡是否属于工作原因所致,辽阳市人社局对此不仅没有详细审查,而且未对史某平时下班后通过微信进行工作的情况进行审查,即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主要证据不足。综上,史某家属要求撤销被告辽阳市人社局于2024年10月10日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和责令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
法院一审判决:撤销辽阳市人社局于2024年10月10日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责令辽阳市人社局在法定期限内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随后,辽阳市人社局不服,提出上诉。辽阳市民政局陈述意见称,同意给工伤认定。
二审法院(辽宁省辽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故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更多“劳”法师拍案
员工提前7分钟下班遇车祸身亡!
人社局与公司各执一词
法院怎么判?
案号:(2025)辽10行终138号
申工社综合整理自案件聚焦、上观新闻等
本期编辑:狄佳倩
转载需注明出处
上观号作者:申工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