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爷爷因为心衰住院了,出院时医生反复叮嘱“饮食要特别注意,很多东西不能吃”。可家里人对着厨房的食材犯了难:到底哪些能吃、哪些要忌口?吃错了会不会加重病情?那段时间我天天查资料,还专门咨询了心内科的营养师,慢慢帮爷爷调整饮食,现在他的状态稳定多了。
今天就把我整理的「心衰忌口食物一览表」分享给大家,不管是家里有心衰患者,还是想提前了解饮食常识,都能对照着看,避免踩坑。毕竟对心衰朋友来说,“吃对”和“吃药”一样重要,选对食物才能让身体更舒服。
先跟大家说个常识: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比较弱,身体里的水分和盐分容易堆积,所以饮食上最核心的原则是“低盐、低脂、控制水分”,还要避免增加心脏负担的食物。我把需要忌口的食物分成了3大类,每类都标了具体例子和忌口原因,大家一看就懂:
第一类:高盐食物——加重水肿,别碰!
心脏功能弱的时候,身体排钠的能力会下降,吃太多盐会让水分在体内堆积,导致脚肿、腿肿,还会让血压升高,给心脏添负担。医生建议心衰患者每天的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大概就是一啤酒瓶盖的量,所以高盐食物一定要避开。
食物类别 具体例子 忌口原因 替代建议
加工肉制品 香肠、培根、腊肉、午餐肉 每100克含钠量高达500-1000毫克,远超每日标准 用新鲜瘦肉(鸡胸肉、鱼肉)代替,自己煮肉少放盐
腌制食品 咸菜、泡菜、榨菜、酱菜 腌制过程中会加大量盐,钠含量极高 想吃蔬菜就选新鲜的,比如冬瓜、黄瓜、生菜
罐头食品 罐头鱼、罐头肉、水果罐头 为了防腐会加很多盐或糖,钠含量超标 选新鲜水果,鱼用新鲜的清蒸,别买罐头
零食类 薯片、锅巴、咸味饼干 为了口感加大量盐,吃一小包就超每日盐量 想吃零食可以选原味坚果(少量)、蒸山药
调味品 酱油、蚝油、味精、鸡精 每10毫升酱油含钠约600毫克,容易不知不觉吃多 用柠檬汁、醋、葱蒜、香草代替,减少调味品用量
爷爷刚开始不适应低盐饮食,总说“没味道”,后来我们用葱、姜、蒜、柠檬汁调味,慢慢就习惯了。之前他爱喝的咸菜豆腐汤,现在改成了新鲜豆腐煮青菜,喝了半个月,脚肿的情况就缓解了很多。
第二类: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增加心脏负担,慎吃!
心衰患者的血管通常也比较脆弱,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会让血脂升高,可能堵塞血管,还会让身体变胖,加重心脏的“工作压力”。所以油炸、肥肉、动物内脏这些食物,一定要尽量少吃或不吃。
食物类别 具体例子 忌口原因 替代建议
动物肥肉 五花肉、肥牛、肥羊、猪脑 脂肪含量高达50%以上,容易导致血脂升高 选瘦牛肉、去皮鸡肉、鱼肉,脂肪含量低
油炸食品 炸鸡、油条、炸丸子、炸薯条 高温油炸会产生反式脂肪酸,损伤血管 用清蒸、水煮、烤(无油)的方式做饭
动物内脏 猪肝、猪心、鸡肝、肥肠 胆固醇含量极高,每100克猪肝含胆固醇300毫克以上 想吃“内脏味”可以用菌菇代替,比如香菇、杏鲍菇
奶油类食品 奶油蛋糕、冰淇淋、黄油 饱和脂肪含量高,容易让体重增加 用无糖酸奶、蒸南瓜代替,满足甜食需求
高脂酱料 沙拉酱、千岛酱、蛋黄酱 每100克沙拉酱含脂肪70克以上,热量爆表 用橄榄油+醋自己调沙拉汁,清淡又健康
之前爷爷特别爱吃油炸丸子,每周都要吃一次,住院后我们就再也没做过。现在偶尔想吃丸子,就用鸡胸肉剁成泥,加少量淀粉和蔬菜碎,蒸成丸子,爷爷说味道一点不差,还不油腻。
第三类:高水分/易胀气食物——根据情况控制,别贪多!
心衰患者如果有水肿、气短的情况,需要控制每天的饮水量(包括汤、粥、水果里的水分),一般建议每天喝1500-2000毫升,具体要遵医嘱。另外,容易胀气的食物会让肚子变胀,压迫胸腔,导致呼吸不舒服,也要少吃。
食物类别 具体例子 忌口原因 食用建议
高水分饮品 浓茶、咖啡、碳酸饮料、啤酒 咖啡和浓茶会刺激心脏,碳酸饮料容易胀气,啤酒含酒精伤心脏 喝温开水最好,每天分多次喝,别一次性喝太多
流质食物 浓汤、稀粥、豆浆(大量) 汤和稀粥水分多,容易超标,豆浆喝多了胀气 粥煮得稠一点,汤只喝少量,豆浆一次喝200毫升以内
易胀气蔬菜 洋葱、红薯、萝卜、豆类 吃了容易产生气体,导致腹胀、呼吸不畅 少量尝试,比如萝卜煮软了吃,一次别超过50克
高水分水果 西瓜、梨、橙子(大量) 水分含量高,吃多了会增加饮水量,加重水肿 一次吃一小块西瓜(100克以内),选苹果、香蕉等水分适中的水果
酒精类 白酒、红酒、黄酒 酒精会直接损伤心肌,让心跳加快,加重心衰 无论多少都要戒掉,别碰任何含酒精的饮品
爷爷有一次喝了大半碗冬瓜汤,结果当天晚上就觉得气短,后来我们每次做汤都只让他喝小半碗,粥也煮得很稠,就没再出现过这种情况。另外,他之前爱喝浓茶,现在改成了淡茶水,每天只喝一杯,也不影响睡眠。
除了忌口清单,我还总结了3个心衰患者饮食的“小技巧”,是营养师教我的,亲测有用:
第一个技巧:“做饭先算盐,定量更安心”。我们家现在做饭,会用小勺子提前称好盐,比如炒一个菜放2克盐,一天做3个菜,再加上调味品里的盐,刚好控制在5克以内。还可以用“无盐酱油”“低钠蚝油”,这些调味品的钠含量比普通的低一半,吃起来更放心。
第二个技巧:“食材煮软点,消化没负担”。心衰患者的消化功能可能也比较弱,把食材煮得软烂一点,比如把蔬菜煮软、肉炖烂,更容易消化吸收,不会给肠胃和心脏添负担。爷爷现在吃的米饭都会煮得比平时软一点,蔬菜也会切得碎一点,吃起来很舒服。
第三个技巧:“少量多餐,别吃太饱”。一次吃太多会让胃部膨胀,压迫心脏,导致呼吸不畅,所以建议心衰患者每天吃5-6顿,每顿吃七八分饱。比如爷爷每天除了三餐,上午10点会吃一小块蒸山药,下午3点喝一杯无糖酸奶,晚上睡前如果饿了,就吃一小片全麦面包,这样既不会饿,也不会给心脏压力。
最后想跟大家说:心衰患者的饮食调整不是“一刀切”,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具体能吃多少、哪些能吃,最好还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方案。比如爷爷刚开始水肿严重,医生让他每天只喝1500毫升水,后来水肿缓解了,就调整到2000毫升,这样更灵活。
这半年来,我们照着这个忌口清单给爷爷做饭,他的状态越来越稳定,之前经常出现的气短、脚肿情况少了很多,复查时医生也说“饮食控制得很好”。其实只要选对食物、注意方法,心衰患者也能吃得健康又开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