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凌晨的比赛,我一直盯着屏幕看到结束,早田希娜以四比三战胜张本美和,赢得WTT法兰克福冠军赛女子单打金牌,这七局比赛每一分都像在拉锯,双方都没有轻易崩溃,决胜局打到十一比九,比分看起来差距不大,但整个过程让人紧张得捏一把汗,这场比赛不是靠谁的失误更多取胜,而是看谁打得更稳定、更敢于拼搏。
![]()
早田开局打得顺利,第一局拿下11比4,第二局打到11比8,直接取得2比0领先,张本美和没有慌乱,第三局和第四局连续追回两局,比分都是11比4和11比6,那时张本美和眼神有了变化,明显找回了比赛节奏,让人感觉这年轻选手心理素质很好,落后时不乱阵脚,追分也有办法。
![]()
第五局成为转折点,张本美和以六比三领先,眼看就要反超比分到三比二,却突然状态中断,早田希娜改变发球节奏,用正手持续压制她的反手位置,打出一波八比零的攻势,这不是张本技术不够,而是经验上有所差距,这种关键时候的应变能力,不是靠练习就能掌握,得通过实战积累,早田打了这么多国际比赛,类似场面见得多了。
![]()
数据很有意思,早田整场比赛打出二十五个制胜分,比张本多七个,但失误也多出五次,张本的相持能力其实更强,关键分得分率只有百分之四十二,早田达到百分之五十八,最关键的是接发球环节,张本全场出现七次失误,决胜局十平后又连续失误两次直接丢分,这反映她在前三板处理上过于着急,没能稳住心态。
这场决赛是日本队的内战,日本乒协对此应该感到满意,张本美和只有十六岁,打球风格很凶,主要依靠爆发力得分,早田希娜已经二十五岁,技术更细腻,靠经验和节奏控制比赛,日本青训现在做得很有体系,包括高强度对抗训练、专门练习发球、还有心理辅导这些内容,虽然中国的主力选手没有来参加,让这个冠军的含金量有所降低,但他们的训练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
![]()
观看比赛时我发现,现在的乒乓球打法越来越接近男子选手的风格,双方都习惯用反手发力拧拉,正手进攻速度极快,场面看着激烈,但战术变化实在单调,张本依靠力量强攻,早田通过节奏掌握局面,两人的套路都没有太多调整,中国队面对她们时,还能利用台内小球配合反手线路变化形成压制,这说明日本选手对这种强硬打法仍然不太适应。
比赛结束后张本美和只是笑了笑,媒体称赞她有风度,其实她不是不想哭喊,是真的累到没有力气表达情绪,整场比赛她既没有大声吼叫,也没有拍打桌子或摔球拍,而早田希娜赢球时会捂脸握拳,自然地释放情绪,这种对比很有意思,日本运动员从小接受不能失态的教育,就算获胜也不能表现得太张扬,这和欧美选手那种满场奔跑庆祝的风格完全不同。
![]()
早田在第三局之后改用逆旋转发球,专门针对张本爱抢攻的习惯,张本在第六局8比9落后时连拿三分,主要靠反手快撕技术,成功率有七成,但正手长球衔接失误率超过五成,决胜局最后几个回合中,张本接发球又出现两次失误,早田只失误一次,这些细节决定了比赛结果。
这场比赛的转播做得挺好,灯光和数据展示都显得专业,不过中国队的主力选手没有来参加,国际乒联想要推动去中国化的做法遇到不少困难,日本队这次包揽了冠亚军,听起来成绩不错,但他们对阵中国队的胜率还不到两成,虽然技术上有了进步,但要主导世界乒坛还有很大距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