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劳动者仲裁赢了,为何无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怎么办?
「法律解答」
法律规定是一回事,司法实践又是另一回事。
仲裁赢了并不意味着仲裁书生效。
一般情况下,在仲裁裁决书中,最后会有这么一段文字:如不服本裁决,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可见 ,无论是劳动者赢了还是输了,在裁决书上载有这些文字就表明,不服的一方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旦另一方提起诉讼了,胜诉的一方就无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另外,即便过了十五日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也不代表另一方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也有可能会不予受理。理由在于,法院在接收了另一方诉讼材料后并不会立刻正式立案,会有一个漫长的等待期,在等待期内未起诉的一方并不会收到法院的通知。解决的办法,只有自己主动电话联系有管辖权的法院。
![]()
另一方面,申请执行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办成的事情。因为劳动合同履行地可以申请仲裁并不意味着可以在劳动履行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针对异地经营的用人单位,劳动者申请强制执行时会陷入巨大的麻烦中。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裁决书属于第二款规定中的其他法律文书,这就意味着,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法院不一定有管辖权,劳动者跑去申请法院管不了这事。
譬如在北京注册的公司,在上海实际经营办公。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得跑到北京去申请执行。这来回时间以及成本就是一大把,肉眼可见。
那有没有破解之法?
有。第一款规定中说的很清楚,第一审人民法院所在地人民法院可以执行。
声明:本公众号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本人发表文章时的观点,不视为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鉴于劳动争议、各类纠纷案件性质特殊,每个地方有各自规则,建议具体问题咨询律师,谨慎引用。如您有意就相关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