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谁的手机还没被电商广告绑架过?
走路时手机晃了晃,直接跳进淘宝双十一会场,看小说刚翻页,拼多多弹窗怼满脸,想关广告找半天,关闭键小得像芝麻粒,这样的时期,终于被官方盯上了。
杭州市余杭区市监局正式立案调查淘宝霸屏广告,可大家心里都犯嘀咕。
这波整治真能治住广告顽疾吗?
这事的爆发早有苗头。
双十一前,全网都被电商摇一摇打开菜鸟、闲鱼甚至计算器APP,手指轻轻碰一下屏幕,或走路时手机轻微晃动,不到1秒就强制跳转至购物会场,根本不给拒绝的机会。
更缺德的是关闭机制,要么按钮藏在角落比指甲盖还小,要么点跳过反而触发二次跳转,有网友实测,想关掉一个弹窗得连点3次正确位置,堪比数字解谜。
最遭殃的还是中老年人。
我妈就总抱怨手机“自己长腿”,看短视频时稍微挪一下手机,就自动下载了理财、购物APP,桌面堆得像垃圾场,想删都找不到卸载按钮。
这不是个例。
福建林女士发现母亲手机莫名被扣1786元,竟是赚钱宝APP广告诱导订阅的老年大学会员,老人压根不知道点了啥,湖南阿姨误点拼多多关联广告,稀里糊涂订了35元/月的流量包,连续扣费3个月才发现,找客服退款被互相推诿。
![]()
更讽刺的是,这些广告早被法律明令禁止。
工信部2023年就要求,摇一摇广告触发需满足加速度不小于15m/s²、转动角度超35°、操作超3秒,可淘宝这些平台故意调高灵敏度,轻微抖动就触发,纯属明知故犯。
而此次调查并非淘宝首次被罚,之前两次因广告违规领了5万元顶格罚款,可这点钱连平台一天广告费的零头都不够,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
网友已忍无可忍,这哪是广告,分明是电子绑架,年轻人都要被晃得神经衰弱,我姥姥看个戏曲视频,十分钟跳八次购物APP,气得直摔手机,老年人招谁惹谁了?
有人吐槽,每周都要帮爸妈清理十几个误装APP,还有隐形自动续费,上次发现我妈被一个广告诱导开通了3个会员,每月扣钱都不知道。
更有人怒怼平台,拿着用户的流量和体验换钱,关闭按钮藏得比藏宝图还深,这不是违规,是明着欺负人。
有疑似从业者辩解,高灵敏度是为了提升转化,不然广告没人看,平台怎么生存?罚款低是因为没造成严重后果。
这些言论瞬间引爆反驳,设置里关权限?
你让我70岁的爷爷去手机设置,翻隐私,然后权限管理然后设备动作?
开玩笑呢?
平台故意不提示关闭方法,就是欺负老人不懂。
老人被骗几千块、手机被垃圾软件占满、误点诈骗广告的风险,这些不算后果吗?
平台生存不能靠侵犯用户权益吧?
5万罚款对比淘宝双十一几百亿营收,简直是挠痒痒,这就是屡罚屡犯的根源。
![]()
平台真的没能力整改吗?
显然不是。工信部早就明确了摇一摇广告的触发标准,可淘宝、京东、拼多多偏偏选择高灵敏度,无非是看中强制跳转带来的流量和销量。
他们嘴上喊着优化用户体验,背地里却把中老年人当成流量韭菜,利用他们数字素养不足的短板,放任广告诱导下载、自动扣费。
有人说广告是互联网免费服务的代价,可代价不该是牺牲用户的安宁权和财产安全。
年轻人刷个视频、看个小说,被频繁跳转打断思路,这难道不是对十亿用户的公然冒犯?
监管立案是好事,但如果只是罚5万块钱就完事,下次平台换个晃一晃或者碰一碰的名头卷土重来,普通用户又能怎么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