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二十年地产人,终于找到自己的 “理想家”
从业二十年,我看过的高端项目不下百个。见过用黄金装饰的大堂,见过镶嵌水晶的吊灯,也见过号称 “私人管家 24 小时服务” 的社区,可我始终觉得,那些所谓的 “奢华” 总少了点温度 —— 它们像精心陈列的展品,精致却不接地气,无法真正融入日常。
![]()
![]()
![]()
![]()
![]()
![]()
![]()
直到去年深秋,我第一次踏入香港兴业・兴云间的 196㎡联排别墅样板间。那天风有点凉,可当我推开北露台的门,闻到庭院里桂花的甜香,看到阳光透过树叶洒在露台的藤椅上,远处的天际线被夕阳染成温柔的橘色,突然就懂了:真正的高端居住,不是用昂贵的材质堆砌门面,而是让空间成为生活的延伸,让每一个角落都能承载家人的笑声与梦想。
那时我刚结束一个高强度的项目,每天在市中心的写字楼里加班到深夜,回到公寓只能对着冰冷的墙面发呆。可在兴云间的露台上,我站了足足十分钟,看着暮色慢慢笼罩庭院,听着远处传来的几声鸟鸣,心里积压了许久的疲惫,竟一点点消散了。
三个月后,我签下了购房合同。如今,我不仅是这个项目的营销总监,更是一名业主。今天,我不想用专业术语介绍户型、容积率,只想以一个 “住在这里的人” 的身份,带你走进兴云间的日常,看看这里的每一天,如何把 “理想生活” 从图纸变成现实。
第一章:清晨 6:30,被自然唤醒的幸福
在兴云间,“早起” 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期待。每天清晨 6:30,我会被透过窗帘缝隙的阳光轻轻唤醒 —— 主卧的落地窗朝东,刚好能接住第一缕晨光,却又不会因为太刺眼影响睡眠。这种细节,是我在市中心的公寓里从未体验过的。
穿好运动服,我习惯先去北露台待一会儿。这里摆着一张定制的藤编躺椅,旁边是一个原木小茶几,上面放着我前一晚泡好的薄荷茶。推开露台门,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庭院里青草和桂花的香味。远处的树木在微风中摇晃,偶尔有几只麻雀落在露台的栏杆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跟我打招呼。
我会给自己冲一杯手冲咖啡,坐在躺椅上,看着太阳慢慢从远处的楼宇间升起。阳光洒在庭院的草坪上,把露珠照得像碎钻一样闪;妻子种的绣球花在南露台上绽放,蓝色的花瓣上还沾着晨露,格外好看。有一次,我正对着湖面发呆,妻子端着一盘切好的草莓走过来:“今天要不要陪我去庭院里浇花?昨天新种的月季好像要开花了。”
兴云间的南北双露台,是我最喜欢的设计。北露台静谧私密,适合一个人独处,看书、喝咖啡、发呆,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南露台连着庭院,视野更开阔,适合家人互动 —— 周末的时候,我们会在这里搭起烧烤架,邀请朋友来聚会,孩子们在庭院里追逐打闹,大人们坐在露台上聊天、喝酒,别提多热闹了。
7:30 左右,女儿会揉着眼睛从二楼的儿童房跑下来。她的房间有一扇大大的落地窗,正对着庭院里的秋千,每天早上醒来,她第一件事就是趴在窗户上看秋千,嘴里念叨着 “今天能不能去荡秋千”。从楼梯下来,会经过预留的电梯井位置 —— 当初选房时,我特意保留了这个空间,想着以后父母年纪大了,上下楼不方便,装一部家用电梯,就能让他们住得更舒心。
餐厅在一楼,紧挨着厨房,采用开放式设计。妻子在厨房里忙碌,煎蛋的滋滋声、面包机的叮铃声,混合着窗外的鸟鸣,构成了最动听的晨间乐章。女儿坐在餐桌旁,一边吃着煎蛋,一边指着窗外大喊:“爸爸你看!有松鼠!” 顺着她的手指望去,一只小松鼠正在庭院的松树上跳跃,这样的画面,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简直像童话一样。
第二章:上午 9 点,在独立空间里平衡工作与生活
作为营销总监,我偶尔需要在家处理工作。兴云间的联排别墅,在空间划分上最让我惊喜的,就是 “独立功能区” 的设计 —— 三楼有一个专属的书房,远离卧室和客厅,完全不会被家人打扰。
书房的窗户正对着北露台,工作累了,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庭院的景色,呼吸到新鲜空气。有一次,我正在赶一份重要的方案,客户突然打来视频电话,看到我身后的露台和庭院,忍不住感叹:“你这工作环境也太好了吧,能看到草坪和鲜花,我都想跳槽去你们公司了。”
其实不仅是办公,书房还成了我和女儿的 “亲子阅读角”。有一次,我正在写报告,女儿抱着她的绘本跑进来:“爸爸,你能陪我读《小熊的别墅》吗?” 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放下了电脑。后来我在书房里加了一张小沙发,既能办公,又能陪女儿看书 —— 兴云间的空间设计就是这样灵活,能根据家庭需求随时调整,不会让人觉得局促。
上午 9 点左右,父母会从一楼的卧室里出来。他们的房间朝南,阳光充足,旁边还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晚上起夜很方便。“我们去庭院里看看菜,昨天种的青菜应该发芽了。” 父亲一边换鞋,一边说。自从父母搬来住,他们就把庭院的一角改成了 “小菜园”,种了青菜、番茄、黄瓜,每天早上都会去浇水、除草。
“你看这番茄苗,长得多好,再过一个月就能结果了。” 母亲蹲在菜园里,小心翼翼地给菜苗浇水,脸上满是成就感。庭院里的石板路铺得很平整,两旁种着各种花草,父亲会牵着母亲的手,慢慢走着,偶尔停下来看看花,聊聊天。有一次我在二楼书房工作,透过窗户看到他们的背影,突然觉得:所谓的 “幸福”,不过就是父母安康,能在喜欢的环境里安享晚年。
而妻子,上午通常会在二楼的瑜伽室锻炼。瑜伽室原本是一个次卧,我们把它改造成了专属的运动空间,铺着防滑瑜伽垫,墙上挂着一面大镜子,窗户正对着南露台,锻炼时能看到庭院的景色。“以前在市中心的公寓,想练瑜伽都得去健身房,还要排队等场地,现在在家就能随时锻炼,还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太舒服了。” 妻子说,自从搬来兴云间,她的睡眠质量都好了很多。
第三章:午后 2 点,在露台与庭院间享受慢时光
午后的兴云间,是最惬意的。吃过午饭,女儿会去二楼的儿童游戏室玩耍 —— 这里是她的 “小天地”,摆满了她的玩具、绘本和画板,墙上贴着她画的 “我们的家”:蓝色的屋顶,绿色的草坪,还有一个荡秋千的小女孩。“爸爸,你能陪我搭积木吗?我们来搭一个比我们家还大的别墅。” 女儿的邀请,我从不会拒绝。坐在地毯上,和她一起搭积木,听着她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 “设计理念”,偶尔能听到窗外传来的鸟鸣,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
下午 2 点左右,阳光渐渐柔和,我会带着笔记本电脑来到南露台。这里摆着一张折叠桌和两把藤椅,是我的 “户外办公区”。有一次,我正在和团队开线上会议,同事们看到我身后的庭院和露台,纷纷说:“总监,你这哪是办公,简直是度假啊,我们都羡慕了。” 其实不仅是开会,有时候我还会在这里处理邮件、写方案,新鲜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总能让我的思路变得更清晰。
妻子则喜欢在午后约上邻居来家里喝茶。兴云间的业主大多是城市精英,有企业创始人、设计师、高校教授,大家因为相似的生活追求聚在一起,很快就成了朋友。“上次王太太来家里,我们就在南露台喝茶,聊孩子的教育、装修的心得,还分享了各自的菜谱,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天黑。” 妻子说,以前住老小区,邻居之间只是点头之交,可在这里,大家总会互相分享美食、帮忙照顾孩子,像一家人一样。
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突然发烧,父母都在外地出差,妻子知道后,立刻把孩子接到家里来,给孩子量体温、喂药,还陪孩子看动画片。晚上我回来时,看到两个孩子依偎在沙发上,妻子在厨房里给他们做面条,那一刻,我觉得这个社区不仅有好的环境,更有温暖的人情味儿。
下午 4 点,女儿会吵着要去庭院里骑自行车。她的小自行车放在车库里,从家里到车库,只需要走几步路。庭院里的石板路很宽敞,两旁种着各种花草,女儿骑着自行车,欢快地穿梭在其中,偶尔停下来摘一朵小花,递给我:“爸爸,这朵花送给你,它和妈妈种的绣球花一样好看。” 看着她开心的样子,我突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给家人这样简单而纯粹的幸福。
第四章:傍晚 6 点,在烟火气里感受家的温暖
傍晚 6 点,夕阳开始西下,把兴云间的庭院染成金色。我会提前结束工作,去车库把车开出来 —— 有时候会带着家人去附近的商圈购物,有时候会去湖边散步。兴云间的位置很好,离市中心不远,开车 20 分钟就能到繁华的商场,满足日常购物、娱乐需求;但又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真正实现了 “闹中取静”。
如果不去外面,就会在家做饭。厨房是妻子的 “主战场”,采用 U 型设计,操作空间很大,嵌入式的烤箱、洗碗机、冰箱,让厨房看起来整洁又高档。“今天我们吃你最爱吃的红烧肉,还有爸妈种的青菜。” 妻子一边从冰箱里拿出食材,一边说。我会在旁边帮忙洗菜、切菜,女儿则坐在餐厅的椅子上,看着我们忙碌,偶尔会递过来一块水果:“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吃块水果吧。”
餐厅的灯光是暖黄色的,透过窗户能看到庭院里的夕阳,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聊着一天的趣事。父亲会说起今天在庭院里种的菜,母亲会念叨着女儿在学校的表现,妻子会分享和邻居聊天的趣事,女儿则会叽叽喳喳地说着在游戏室里搭的积木。这样的场景,是我以前在市中心的公寓里从未有过的 —— 那里只有冰冷的外卖和孤独的晚餐,而在这里,每一顿饭都充满了烟火气和温暖。
晚饭后,父母会去庭院里散步,父亲会牵着母亲的手,慢慢走着,偶尔停下来看看自己种的菜,聊聊天。妻子则会陪女儿在客厅里看动画片,我会去三楼的酒窖 —— 这里是我的 “秘密基地”,收藏了我从各地带回的红酒。拿出一瓶红酒,倒在酒杯里,走到北露台,看着夜色慢慢笼罩庭院,远处的灯光渐渐亮起,偶尔能听到邻居家传来的欢声笑语。
有一次,我正对着夜色品酒,父亲走了过来,递给我一杯热茶:“晚上风大,别喝太多酒,喝点热茶暖暖身子。” 我们站在露台上,聊着我小时候的趣事,聊着他年轻时候的经历,聊着这个家的未来。父亲说:“以前总担心你在大城市里过得太累,现在看到你住得这么舒服,家人都在身边,我们就放心了。”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所谓的 “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能让父母安心,让家人幸福。
第五章:深夜 10 点,在静谧中享受独处与陪伴
深夜 10 点,家人都已经睡了。我会来到书房,处理白天没完成的工作,或者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书房的灯光很柔和,不会影响到家人休息,窗外是寂静的庭院,偶尔能听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还有庭院里小池塘的蛙鸣 —— 那是父亲上个月特意引来的青蛙,说 “有蛙鸣的夜晚,才像真正的田园生活”。
有一次,我正看着书,突然听到女儿的哭声。我赶紧跑上楼,看到她坐在床上,揉着眼睛说:“爸爸,我做噩梦了,我想和你一起睡。” 我把她抱在怀里,给她讲了一个 “小熊在别墅里和朋友们玩耍” 的故事,慢慢哄她睡着。看着女儿安详的睡颜,我突然觉得,兴云间不仅给了我们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更给了孩子一个充满安全感的成长空间。
回到书房,我会继续看一会儿书。有时候,妻子会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别太累了,早点休息。” 她会坐在我旁边的沙发上,陪我聊一会儿天,说说家里的小事,聊聊未来的计划。有一次,我们聊到以后退休了,就在庭院里种更多的花,在露台上搭一个葡萄架,夏天的时候在下面乘凉、看星星。“那时候,女儿应该已经长大了,说不定会带着她的孩子来看我们。” 妻子笑着说,眼里满是期待。
深夜的兴云间,格外安静。透过书房的窗户,能看到天上的星星 —— 在市中心,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这么多星星了。它们一闪一闪的,像是在和我打招呼。我突然想起刚搬来的时候,朋友问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买一套联排别墅?” 当时我没有回答,可现在我知道:因为在这里,每一个空间都充满了生活的温度,每一个细节都藏着对家人的关爱,每一天都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第六章:为什么是兴云间?因为它懂生活
作为香港兴业在上海的标杆项目,兴云间从规划之初就坚持 “低密度、高品质” 的理念。196㎡的联排别墅,不仅配备了南北双露台、独立庭院,还预留了电梯井空间,每一个设计都充分考虑了业主的实际需求 —— 无论是三口之家、三代同堂,还是有朋友来访,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空间。
从区位来看,兴云间位于城市芯,却远离了喧嚣。周边有优质的学校、医院和公园,孩子上学、父母看病、日常休闲都很方便;开车 20 分钟就能到达市中心的商圈,满足购物、娱乐需求。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容积率很低,每一户都能拥有足够的私密空间,不会被邻居打扰。
在产品细节上,兴云间更是精益求精。外墙采用高品质的石材,不仅美观,还经久耐用;窗户选用隔音玻璃,能有效隔绝外界噪音,即使在繁华的城市里,也能享受静谧的生活;庭院里的绿化由专业的园林设计师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景,春天能看到樱花绽放,夏天能闻到荷花的清香,秋天能欣赏桂花的甜香,冬天能看到腊梅的傲骨。
![]()
![]()
![]()
![]()
![]()
![]()
![]()
更让我感动的是项目的物业服务。有一次,我发现北露台的地漏有点堵塞,给物业打了个电话,不到半小时,维修人员就来了。他们不仅很快修好了地漏,还主动帮我检查了露台的其他设施,临走时还说:“您以后有任何需求,随时给我们打电话,我们 24 小时为您服务。” 这样的贴心服务,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如今,兴云间的 196㎡样板间已经开放参观,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看房。有一次,我在庭院里散步,遇到一对年轻夫妻,他们正在讨论着未来的生活:“我们以后可以在南露台种些玫瑰,在庭院里搭一个秋千,周末的时候邀请朋友来聚会,太美好了。” 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 对理想生活充满向往,而兴云间,正好能满足这份向往。
终章:邀请你,共赴一场理想生活的约定
有人说,“家” 是一个人的港湾;而我觉得,“家” 是一家人的乐园。在兴云间的半年,我从一个 “忙碌的地产人” 变成了一个 “享受生活的业主”,也终于明白:真正的高端住宅,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能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感受到温暖与幸福的港湾。
如果你也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渴望一份静谧与舒适;如果你也希望家人能在自然中成长,在陪伴中幸福;如果你也在寻找一个 “懂生活” 的家,那么,我真诚地邀请你来到香港兴业・兴云间 —— 这里有南北双露台的浪漫,有独立庭院的惬意,有家人相伴的温暖,更有你对理想生活的所有期待。
现在,196㎡的精致样板间已经开放,我在兴云间的庭院里,等着和你一起,开启属于我们的幸福时光。因为我相信,当你站在这里,感受着阳光、花香与微风,你一定会和我一样,爱上这里,选择这里 —— 因为在这里,每一天都是对 “美好生活” 最好的诠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