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真不算夸张,上周末阳澄湖北收费站一天就过了一万五千七百辆车,比平时多出四倍,沪牌车占了四成左右,基本上都是从上海开过来的,导航地图红得发紫,来回一趟得花八个多小时,坐下来吃蟹的时间可能连一小时都不到,这趟行程其实更像是去受罪。
早上从浦东金桥出发,原以为一个半小时就能到,结果路上开了四个多小时,有朋友早上八点出门,晚上八点才到家,中间没做别的事,全花在路上了,本地居民说周末根本不敢出去,三公里的路能堵上两小时,车子进不去也出不来,整个湖边就像个大停车场。
![]()
更让人头疼的是开车的规矩,一条车道硬被挤成三条,苏E和苏U的车牌成了抢道的代名词,大家谁也不肯让谁,越堵心里越急,越急反而堵得更厉害,最后谁都走不快,这不像是在开车,倒像是在玩一场生存游戏,我琢磨着,如果早点规划好路线,或者换个出行方式,就不会搞得这么狼狈了。
![]()
自己开车去其实没必要,高铁很方便,从虹桥坐到阳澄湖站也就半小时,下车再打车或骑车五分钟就能到核心产区,但很多人还是选择自驾,觉得现捞现吃才有感觉,可真正在阳澄湖里捕捞的螃蟹产量很少,很多只是贴了标签的外湖蟹,花八小时堵在路上就为了这个心理安慰,实在不太划算。
交通系统没跟上节奏,上午十点到十一点是进岛高峰,下午一直堵到晚上十点,高速那边没有分流措施,也没限流安排,更没动态调整方案,ETC可以节省时间,但不是人人都在使用,这说明消费热度早就上来了,基础设施还在原地踏步,城市向外扩张的消费力,没人提前想办法接住。
湖边不只是有螃蟹,文化馆里搞了光影秀和沉浸式体验活动,把“螃蟹”这个主题拆开来展示,隈研吾设计的集散中心拿过“全球最美客运站”的奖项,光是看建筑就觉得值得一来,还有味觉公路、1971仓坊这些地方,串起了苏绣、蓝印花布、米食工坊,连老粮仓也被改造成了新空间,吃螃蟹只是其中一个项目,很多人还没发现这些地方。
湖边有个白色灯塔和骑行道,风景看着挺好,人也少,挺安静,但大家总在高峰期扎堆,把这些地方给漏掉了,我觉得,与其挤在车流里发脾气,不如找个清闲时候来转转,看看建筑,骑骑车,顺带吃些螃蟹,反而更舒服。
如果想吃到正宗的阳澄湖螃蟹,其实不必特意跑过去,官方认证的商户会直接邮寄到家,冷链配送上门,口感也不会差,省下八小时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或者选择错开高峰时段出行,比如早上九点前到达,或下午两点后离开,避开最拥堵的时候,还能顺便逛逛附近那些平时被忽略的文化景点,这样比单纯吃螃蟹更有意思。
反正我想明白了,下次再去的话,肯定不自己开车了,要么坐高铁去,要么直接订螃蟹送到家里,实在想去现场看看,就找个没人的时候过去,慢慢逛一逛,吃一吃,路上堵车那种感觉,一次就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