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卡一个、信用卡一个、贷款又一个,我手机桌面快被银行App占满了!”网友打工人小周的吐槽,瞬间引来上千条附和。从国有大行到城商行,一波银行App“断舍离”正在上演,有人拍手叫好,有人担心功能缩水,这场关于银行服务的讨论,藏着太多普通人的心声。
![]()
“终于能删App了!之前光记密码都要疯了”,28岁的白领@奶茶不加糖 晒出自己的手机截图,屏幕上曾整齐排列着8个银行相关App。她最头疼的是信用卡App,“中国银行的‘缤纷生活’、招行的‘掌上生活’,功能都差不多,查账单、换积分还要切换来切换去,有时候忘了登录密码,找回就要花十分钟”。得知中国银行要把“缤纷生活”并入主App,她第一时间设置了提醒,“等功能迁移完,我第一个把它卸载”。
![]()
和普通用户的欢天喜地不同,银行从业者@银行人老杨 道出了背后的无奈。“早年银行推独立App,是为了抢用户、冲活跃度。信用卡App主打年轻人市场,直销银行App则是想做互联网金融创新”,他解释道,巅峰时期每家银行都想“多点开花”,却没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直销银行刚火的时候,我们一年要推三个版本更新,结果下载量上去了,日活却低得可怜,很多用户用完一次就再也不打开了”。
金融博主@财经小师妹 把这次关停潮总结为“行业理性回归”。“2023年至今,21家银行的直销银行App停了,2025年半年就有6家银行的信用卡App下线,这不是失败,而是优化”,她在科普视频里分析,北京银行作为直销银行的“先行者”都宣布关停相关App,说明这种“多App作战”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用户要的是便捷,不是花样,把分散的功能整合到主App里,才是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
![]()
“我担心的是功能缩水,别合并完反而更难用了”,50岁的@退休张阿姨 说出了中老年群体的顾虑。她习惯用某城商行的信用卡App兑换超市优惠券,“之前App界面简单,点两下就能找到,就怕并入主App后,功能藏得太深,我这老花眼根本找不到”。不少网友和她有同样的担忧,“就怕银行搞‘一刀切’,合并是为了省事,不是为了服务”,评论区里,大家纷纷呼吁银行“合并可以,但功能要保留、操作要简化”。
刚买完房的@房贷族小李 则关注贷款功能的整合情况。“我之前办房贷,银行单独给我推了个贷款App,查还款计划、申请提前还款都在里面,现在听说要并入主App,我特意打客服电话确认了”,他松了口气说,客服承诺所有功能都会保留,甚至会优化提前还款的流程。“对我们来说,能不能少装App是其次,关键是办业务方便,别合并完还要跑线下网点,那才是真麻烦”。
![]()
“其实早就该整合了,看看人家支付宝、微信,一个App能绑几十张卡”,做小生意的@个体户老王 对此感触很深。他每天要收货款、转供应商款项,涉及四家银行的账户,“之前查余额要换四个App,现在有两家银行把信用卡和储蓄卡功能合并了,我在一个App里就能搞定所有操作,对账都快了不少”。他希望银行能更进一步,“要是以后所有银行都能互通,不用切换App就能转账,那就更完美了”。
![]()
讨论中也有网友提出了新问题。@数码爱好者阿凯 发现,有些银行的App合并后广告变多了,“之前信用卡App很干净,现在打开主App,首页全是理财推荐、保险广告,关都关不掉”。这个问题迅速引发共鸣,大家纷纷呼吁“合并功能可以,别把广告也‘合并’进来”,还有人建议银行推出“极简模式”,“给我们这些只需要基础功能的用户留条活路”。
![]()
从“多App混战”到“功能大整合”,银行App的变迁,本质上是金融服务从“规模竞赛”转向“质量比拼”的缩影。正如网友@理性吃瓜所说:“我们不需要十个功能重复的App,只需要一个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的服务平台”。这场关停潮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如何在精简App的同时提升服务体验,才是银行接下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清理手机里的银行App,屏幕变干净的同时,对银行服务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希望这场“断舍离”能真正带来便捷,让金融服务回归本质——不是靠App数量吸引用户,而是靠贴心服务留住用户。
#民生聚光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