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的大门……看来是守不住了。
一个残酷的倒计时,似乎已在所有人心中悄然开启——无论基辅的办公室里如何高声驳斥,前线传来的信号,正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绝望。那不是战略调整,也不是战术性撤退,而是真真切切的崩解迹象。
最近流出的一些画面,让整个局势的真相被撕开了一道口子。画面里,两名选择放下武器的乌克兰士兵——克雷文科和特卡琴科,在被审讯时神情疲惫。他们没有慷慨激昂,只是平静地陈述着一个事实:在红军城,继续抵抗已经失去了意义。他们口中的指挥官……显得异常遥远和冷漠,当生存变成唯一的本能时,缴械似乎就成了唯一合乎逻辑的选项。
![]()
这番景象,与泽连斯基向全世界传递的信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就在不久前,俄军宣布对红军城的驻防部队完成合围,并发出最后通牒,劝其离开。泽连斯基立即公开否认,声称根本不存在任何部队被包围,一切尽在掌握。这种嘴上的强硬,大家其实都明白是为了什么。这是在给西方看的,尤其是在美国援助迟迟不到位,全靠欧洲伙伴输血的当下,乌克兰必须在战场上展现出“我们还能打”的姿态,才能换来更多支持。在泽连斯基的战略棋盘上,红军城一步也不能退,那里的士兵必须成为铸就顽强形象的砖石,哪怕代价是血流成河。
战场的现实从不听命于政治家的演说。泽连斯基自己也承认,俄罗斯在战线上部署了超过十七万的庞大兵力——这股力量的压倒性优势是无法用言语抹平的。俄方透露,仅仅在库皮扬斯克和红军城这两个方向,就有数千名乌军被切断了后路。更致命的是,这些陷入重围的部队中,有大量是刚刚被征召的新兵。由于兵员损耗过大,基辅只能不断用这些缺乏经验的新人去填补战线的窟窿。这些年轻人,可能连战场生存的基本要领都还没掌握,就被投入了最残酷的绞肉机。当他们与指挥部的联系被彻底切断,四周炮火连天,死亡步步紧逼时——活下去,这个最原始的念头便会压倒一切。于是,成批的士兵开始走出战壕,选择活路,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基辅的高层绝对不愿就此认输。乌军新任总司令西尔斯基的表态,听起来比泽连斯基还要有底气。他坚称乌军主力并未被困,甚至宣布要发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清理行动”。为此,他下令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包括乌克兰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以及通常负责后方情报工作的安全局人员——全部动员起来,投入到红军城的反攻中去。
![]()
这番话听起来气势磅礴,然而稍加分析,其背后暴露出的……却是山穷水尽的窘迫。如果常规部队尚有余力,如果战局真的游刃有余,西尔斯基又何至于要将这些用于特殊任务的“压箱底”力量,全部派去打一场阵地消耗战?这恰恰颠覆了外界的认知——这种孤注一掷的动员,非但不是强大的证明,反而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说明乌军的兵力已经枯竭到了何种地步。
据说,为了实践他的“豪言”,西尔斯基还下令一支特种部队分队,乘坐美制“黑鹰”直升机,试图进行一次大胆的突袭救援。等待他们的却是俄军早已张开的天罗地网。俄方的反应极其迅速,这支承载着基辅最后希望的精英小队,还没来得及落地发挥作用,就被全部拦截——机上11名乌克兰特种人员,据称无一生还。这次失败的救援行动,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彻底击碎了西尔斯基“清理行动”的宣传泡沫。与此俄方证实,其地面部队正在城内稳步推进,逐个街区地进行清扫。
随着俄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区,巷战的枪声越来越密集……红军城这座战略要地的易手,已经不再是“是否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何时发生”的问题。基辅办公室里的强硬表态,终究没能变成前线士兵手里的武器和弹药。在那片被战火烧焦的土地上,政治家的言辞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而士兵们选择放下武器的背影……或许才是这场战役最真实的注脚。接下来,倒下的会是哪一张多米诺骨牌呢?这或许才是更让人深思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