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退让了?荷兰总理:中方同意重启安世出口,对张学政维持免职
货要得走,权要放回去,否则出口不谈
![]()
11月7日,荷兰总理对外称中方已同意恢复从中国工厂向安世半导体交付芯片,同时维持对张学政的免职;
而11月8日,中方回应只同意荷兰经济部来华磋商,要求荷兰拿出实质行动
矛盾摆在台面上:一个要货但不想归还管理权,一个强调规则先行再谈供给
供应链的链条不喜欢模糊描述,它只认权限与流程的落地
这不是一家公司的纠纷,而是产业链控制权的公开较量
谁能持续做主,谁就能稳定供货;
谁丧失了关键节点的治理权,谁就会在下一轮博弈里被动
把时间线排清楚,因果也就自洽了
![]()
2024年12月,闻泰科技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
2025年6月5日,荷兰方面在内部邮件中被明确告知,美国“可能很快实施50%穿透规则”
9月29日,美方正式发布这项规则,把对母公司的限制延伸到其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安世从美国获取技术与设备的渠道被切断
第二天,9月30日,荷兰政府启用1952年《物资供应法》,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安世实施为期一年的全球运营冻结
10月4日,中方发布出口管制公告,限制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特定部件与子组件
10月7日,荷兰企业法庭暂停张学政的CEO职务,将中方所持股份交由第三方管理,并指派非中国籍人士任非执行董事且享有决定性投票权
10月26日,安世荷兰停止向安世中国供应晶圆,使中国工厂难以维持生产
11月1日,中方表示将综合考虑企业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11月3日,德国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与欧摩威等开始寻求针对安世芯片的出口限制豁免
![]()
从“规则外溢”到“行政接管”,每一步都在把决策权推离商业合同,把产业问题装进政治口袋
中方的反制同样明确:既然治理权被剥离,供货资格就不自动延续
这其中没有情绪化的表达,只有对交易前提的再确认
荷兰这一侧的左右拉扯更直白
11月5日,安世荷兰发布声明,表示欢迎中方恢复出口,同时坚持张学政的停职决定未变;
并提出两点配套要求:补付此前暂停的晶圆采购款项,且对中国工厂10月13日之后的产品质量提示客户谨慎采购
声明的潜台词是希望供给继续,但控制权不回头,风险转移到对方
问题是,安世的晶圆产能主要在欧洲,封装测试与大量出货的组织与执行在中国工厂完成,任何对治理链条的改写都会落到产线排期与质量体系上
供应链不是愿望清单,是权限清单
![]()
如果控制权可以被行政命令随时改写,跨境并购的定价如何成立,风险如何计入合同条款?
车企真正要的是持续稳定的交付,还是对管理权归属的政治表态?
这不是抛给舆论的修辞题,而是摆在采购总监桌上的现实题
对荷兰来说,压力来自两个方向
其一是产业自损
安世在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市占率超过30%,是汽车电子里程表一样的存在
荷兰经济事务部据称做过内部测算:如果断供拖到2026年一季度,安世全球销售预计下滑15%,本土工厂因缺少来自中国的原材料或中间环节不得不减产,波及约2000个工作岗位
其二是外部客户的“报时”
大众已在内部通报不排除短期局部停产的可能,本田加拿大装配厂因为芯片短缺已经减产约一半并计划短暂停工
![]()
这类信号不需要夸张,也足够刺耳
据荷兰经济事务部内部测算,断供若持续至2026年一季度,安世全球销售额可能下滑15%,本土约2000个工作岗位面临威胁
供应商侧的紧张更直接:大众与本田的动作说明,车企对交期的敏感远高于对口头承诺的耐心
在中国这边,瓶颈制造了窗口
安世中国继续停摆的每一天,国产替代就多一分试错与上量的时间
华润微、士兰微、比亚迪半导体相继获得多家车企加单,28纳米以上车规功率器件的国产产线产能利用率从约75%拉升至约90%,交期反而更具确定性
技术不是一夜练成的,但订单是最诚实的训练册
对本土厂商而言,这是一场被动开启但难得完整的验证周期
放到更大的行业框架里,这场拉锯有其背景
![]()
全球半导体正处于复苏通道,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累计销售额达到2084亿美元,环比增长15.8%
A股半导体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4392亿元,归母净利润约398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近14%和约53%
资本开账本,说明产业真在走上坡,AI与算力的需求正在喂饱整个链条
华金证券的研报甚至预测到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至如今的十万倍,指向一个更长的超级周期
案例放在一起看,更能识别出共性纹理
2016年,中资收购德国爱思强未果,以国家安全为名启动再审,最终交易夭折;
2021年,安世收购英国NWF后被要求剥离至少86%股权,最终出售给美国威世
当“国家安全”成为一枚万能钥匙,跨境并购的闭环就很难靠商业逻辑独立完成
![]()
这不是抱怨,而是变量识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欣指出,荷兰援引1952年《物资供应法》介入安世的合法性与适当性存疑,其行动与美国“以芯制华”的战略目标相呼应,客观上承担了美国出口管制外溢的代价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朱克力认为,半导体产业链三季度业绩释放是“AI需求与产业生态双重共振”的结果,AI正开启半导体的“超级周期”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分析,安世出口停摆造成的供应缺口,短期内难由中小厂商完全弥补
回到当下的谈判桌
“先复位,再复供”是中方的明确顺序,荷方若仍停留在声明层面,僵持就会继续
截至11月9日,双方仍未达成协议
荷兰面临的经济压力递增,中方国产替代的进程在推进
![]()
面子可以挂在墙上,芯片要装进车里
市场的指针不会被声明转动,只会随着货物与技术的实际流动变化刻度
供应链规则的底线是尊重控制权,越过这条线,成本会加倍计提在所有参与者的账上
下一步的路其实不复杂:要么归还治理权、解除冻结,让合同回到合同;
要么让市场在订单里投票,安世的空位被新供给填满
任何中间方案都需要可验证的动作,而不是语气更强的段落
时间还是站在能自己做出芯片的一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