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秘鲁政府突然扔出一颗外交“炸弹”,宣布和墨西哥彻底断绝外交关系。
这事儿在国际上炸开了锅,毕竟两国都是拉美地区的重要国家,没点儿深仇大恨,绝不会走到这一步。
![]()
断交这事儿看着突然,其实早有苗头。
一切的根源,还得从秘鲁佩德罗・卡斯蒂略说起。
这位出身乡村教师的总统,当年靠着工会活动家的身份和左翼立场当选,本以为能大展拳脚,没想到执政后就和国会闹得不可开交。
2022年12月,卡斯蒂略实在扛不住政治僵局,居然想解散国会,结果这步险棋没走通,反而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他当时想着去墨西哥驻秘鲁大使馆躲一躲,寻求政治庇护,毕竟墨西哥时任总统洛佩斯和他立场相近。
![]()
可没想到,还没走到使馆就被秘鲁警方逮捕了。
后续的指控接踵而至,叛乱罪、滥用职权罪,检方直接求刑34年。
这事儿一下子就让秘鲁和墨西哥的关系有了裂痕,洛佩斯公开反对秘鲁弹劾卡斯蒂略,还明确表示要给卡斯蒂略家人提供庇护,相当于直接站在了秘鲁现政府的对立面。
卡斯蒂略的命运还没尘埃落定,另一位前政府高官的去向又成了引爆点。
![]()
贝齐・查韦斯,2022年11月刚被卡斯蒂略任命为劳工与就业促进部长,还兼任部长会议主席,算是核心亲信。
卡斯蒂略倒台后,她也没能全身而退,被指控参与了那场未遂政变,检方同样没客气,求刑25年。
虽然查韦斯暂时获得了保释,但她之后多次缺席庭审,去哪儿了成了谜。
直到2025年3月,答案揭晓,她躲进了墨西哥驻秘鲁大使馆,还拿到了墨西哥的政治庇护。
![]()
这一下,秘鲁政府彻底炸了,在他们看来,墨西哥这是明晃晃地干涉自己国家的内政,包庇涉嫌犯罪的官员。
秘鲁外交部长乌戈・德・泽拉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得很明白,墨西哥给查韦斯提供庇护的行为,让秘鲁无法接受。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墨西哥第一次“插手”秘鲁的事,从卡斯蒂略事件到查韦斯事件,秘鲁认为墨西哥历任总统都在屡次干涉自己的内政。
2023年,秘鲁已经召回了驻墨西哥的大使,双边关系早就降到了冰点,查韦斯的庇护事件,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来想简单归为外交摩擦,但后来发现这事没那么简单。
政治庇护在国际法上是有明确规定的,不是随便谁都能给,也不是随便谁都能拿。
按照规矩,申请人得是因为种族、宗教、国籍,或者隶属某个社会团体、持有特定政见,而面临迫害或者害怕受到迫害,才能申请。
查韦斯的情况挺特殊的。
![]()
她的案件还在秘鲁司法系统审理中,只是涉嫌犯罪,还没被定罪,而且她缺席庭审的行为,本身就不符合司法程序。
墨西哥这会儿给她提供庇护,确实让外界有了争议。
有人觉得,查韦斯作为前政府高官,可能因为政治立场受到不公正审判,墨西哥的做法是人道主义体现;但更多人认为,这已经超出了正常庇护的范畴,本质上就是干涉他国内政。
之前俄罗斯有两个活动家,梅列欣和马申宁,也申请过政治庇护,最后被驳回了,核心原因就是没能证明自己有“充分理由的恐惧”。
![]()
这么一对比,查韦斯的庇护案争议性就更明显了。
而且拉美地区本身就有外交庇护的传统,1949年哥伦比亚诉秘鲁案,就确立了相关的核心原则,简单说就是庇护可以给,但不能干涉人家内政,可墨西哥这次的操作,显然已经踩了秘鲁的红线。
两国闹到断交,受伤的可不只是政治关系。
双方的贸易往来首当其冲,之前每年有不少贸易额,涉及农产品、矿产这些核心品类,现在断交了,这些合作肯定会受影响。
![]()
而且两国都是区域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他们之间闹掰,后续相关协定的执行也可能会打折扣。
秘鲁这边,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国内经济形势不算好,民众关注度不低,这会儿抛出断交这么大的外交事件,多少能转移一下国内的注意力,凝聚一下政治共识。
这招在国际政治里不算新鲜,但确实管用。
![]()
更深层的原因,还是意识形态的对立。
墨西哥现在是左翼政府,而秘鲁是右翼政府,这两种不同的政治理念,在拉美地区本来就存在天然的分歧。
卡斯蒂略作为左翼领导人,他的倒台和后续遭遇,让墨西哥觉得有责任“发声”,而秘鲁现政府则认为这是自己的内部事务,外人没资格指手画脚。
如此看来,这场断交不只是简单的庇护争议,更是拉美地区左翼和右翼阵营对立的集中爆发。
![]()
国际社会对这事儿的反应也挺有意思,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都呼吁双方冷静,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巴西、阿根廷这些区域大国则保持中立,谁也不想轻易站队。
毕竟在拉美地区,意识形态分歧是普遍存在的,今天帮了这个,明天可能就会得罪那个,实在没必要趟这浑水。
小国家在国际博弈中确实挺难的。
秘鲁想维护自己的司法主权和内政独立,墨西哥想坚持自己的外交理念和意识形态立场,两边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最终却走到了断交的地步。
![]()
这事儿也给其他小国提了个醒,在处理外交关系时,还是得把握好分寸,不能太情绪化,毕竟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道,断交这种两败俱伤的做法,并非明智之举。
现在,秘鲁和墨西哥的外交大门已经关上了,后续会不会有转机还不好说。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危机对拉美地区的政治格局和贸易秩序,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意识形态的对立能不能缓和,贸易合作能不能尽快恢复,国际社会都在看着。
说到底,政治庇护本是为了保护受迫害者的人道主义制度,却在这场拉美外交博弈中变成了导火索。
![]()
这背后,既有国家主权和国际法的边界争议,也有意识形态和政治利益的复杂纠葛。
希望双方能早日冷静下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毕竟断交从来都不是最终目的,只有通过对话协商,才能真正化解分歧,实现互利共赢。
未来这场外交危机还会有哪些新的发展,我们也会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