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今天接待咨询的一个案例,正好跟我最近整理的执行案件相关,我想把它挑出来,让大家在看别人的同时,也警醒自己。
“老公做生意欠别人的钱,被起诉到法院,他们一共两个合伙人,都被起诉了,公司也被告了。他们不是说不还钱,只是从疫情开始,一年比一年困难,想分期慢慢还。但对方不同意,还是起诉了。
我昨天发现微信、支付宝都被冻结了,手机无法用钱。今天收到法院的短信,打开里面的链接,是法院发送的执行裁定书。但我根本就没有收到这份执行定书上所说的民事判决书,也没有参加庭审,不了解是什么情况。我老公也说,没有欠这么多钱,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个执行裁定书把我的账户冻结了,我觉得莫名其妙。
我老公的公司,我没有参与,我也不了解他们到底什么情况。这是他们公司的事儿,怎么会扯到我个人头上来呢?太奇怪了!
我的账户被冻结,可那不是我的钱,是我父母的钱。我父母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操作,更不会用银行卡。他们只有我一个孩子,每次都是他们把攒的钱凑成一个整数,然后就放到我这里,让我存到银行里,帮他们保管。
我也没想到我老公的公司欠债,会牵扯到我的头上,我觉得我是冤大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遇到这种事,账户都被冻结了,我现在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生活非常不方便,该怎么办才好?会不会影响到我的孩子?”
听完她的陈述,我发现了下面几个问题:
1、法院在审理阶段,有没有通知他老公开庭目前未知。
为什么会有这个推断呢,因为她说他老公也不知道执行裁定书上的金额为什么有那么多。如果他参与了庭审,应该知道这个执行金额的来历。开庭的时候,对方主张的具体金额,法官会反复核对,他自己应该也会核对。就算在执行阶段加上逾期支付的滞纳金和利息,也不可能达到让他搞不清楚的地步。
2、他老公的公司跟股东之间的账目可能存在混同,导致公司人格被否认。
这个推测,是因为执行裁定书上明确的写出了被执行人是公司加两个股东。一般情况下,公司欠债,公司作为独立人格的法人,应当由公司自己承担。而这里,为什么既有公司,又有股东呢,那就很有可能公司跟股东之间的账目不清楚,对方提出公司人格否认,法院采纳了对方的观点。
3、她的微信、支付宝被冻结,有可能她的房子、汽车也被查封了。
这个推测也是根据我多年办案的经验推测出来的,因为房屋、汽车、银行/微信/支付宝存款,这些都是属于显性财产,比较好查控,也相对好执行。法院在查控财产线索的时候,一般就是从这些显性资产入手,既然支付宝和微信都被冻了,那房子和汽车就有很大的可能也被查封了。
那么,她该怎么办呢?我给她提列了一个清单,按照步骤来一个一个的去处理:
4、先到执行法院,找到审判阶段的民事判决书,了解清楚判决的具体情况。
执行是需要依据的,民事判决书就是执行依据。她现在手上啥都没有,她老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金额,说明她们夫妻二人都不知道判决书上写的具体内容,也无法提供给律师查看。所以,调取判决书是第一步。
5、调取判决书的时候,同时调取案件送达材料。
一个案件的审理,一定要按照法定程序送达。否则,当事人收不到传票,无法出庭应诉,也就是变相剥夺了他当庭辩解、陈述的权利。法律的公平正义,不仅体现在实际内容上,还应当体现在办案的程序上。法院如果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送达,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撤销执行依据的。
6、带上身份证,到房管部门和车管部门查询自己的房屋和汽车情况,确定是否被查封。
房产证上写的是她的名字,汽车行驶证上也是她。这么明晃晃的财产,哪个办案的律师看了眼里不发光?这可是到嘴里的肥肉,岂可轻易放过?去查询一下,确认一下。
7、如果以上推测都被证实,那反而有利,准备证据提起诉讼吧。
如果法院违反送达程序,没有通知她老公出庭应诉,如前所述,这是可以申请再审,撤销前面的民事判决书。如果民事判决书被撤销,执行就失去了依据,冻结的账户自然就得解冻了。
如果她的存款和房屋确实是父母的,那就得收集证据,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毕竟,父母的财产,不是她们夫妻二人的共同财产。
我是武汉的一名执业律师,除了办案,还爱好写作,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如果您也喜欢我的文章,欢迎您关注、点赞、收藏或者转发。
![]()
图片来自今日头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