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银行卡莫名其妙被冻结,急得满头大汗去派出所解释,结果警察说:“你这张卡收到了涉诈资金。”
你懵了:我啥也没干啊!
![]()
可真相更扎心,那些真正的骗子,却在境外吃香喝辣,从来不用担心账户被锁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背后藏着一套成熟的黑产 “洗钱套路”。骗子躲在东南亚、中东这些地方,用虚拟身份遥控指挥,根本不敢用自己的实名银行卡收钱。他们会伪装成 “香港出差的客户”,在闲鱼、兼职群里发单,许以高额跑腿费,让普通人帮忙代买购物卡、黄金或者手机。等你用自己的银行卡接收转账、完成交易,就成了洗钱链条上的 “工具人”。
这些涉诈资金会通过层层转手 “洗白”:先让受害者把钱转到商户账户,再换成金条、购物卡这类好变现的实物,低价倒卖后拆分资金,最后通过地下钱庄换成外汇汇到境外。等警方追踪到资金流向时,只能查到中间环节的普通人账户,为了不让赃款流失,只能采取 “宁可错冻,不可漏放” 的策略 —— 于是老实人就替骗子背了锅。
![]()
最坑的是,这些骗局藏着很多迷惑性细节。骗子会特意说 “不用你垫钱”,让你放下戒心;转账时故意分多个人打款,还会找借口 “微信限额” 只付部分跑腿费;你要是质疑会不会涉及洗钱,他们还会嘲笑你 “抖音看多了”,用 “送客户的礼品卡” 这种理由搪塞。等你反应过来,银行卡已经被异地警方冻结,想解冻就得自己跑断腿。
全国 30 多名受害者建了个 “互助群”,里面的故事个个让人心惊。有人只有一张工资卡,被冻后连吃饭都成问题,只能向朋友借钱度日;有人为了快点解冻,被迫把骗子转来的钱 “退赔” 出去,自己倒贴几万块;还有人因为慌乱中转移存款,导致更多账户被牵连,征信都受了影响。李女士更惨,为了这 166 块跑腿费,损失了 6000 多元定期利息,解冻后的银行卡还被限制网上交易,只能去柜台取款。
![]()
那么万一银行卡被冻了,到底该怎么办?别慌,记住这三步能少走很多弯路:
首先第一时间查原因。打银行客服电话,问清楚是银行风控冻结还是司法冻结 —— 这俩处理方式完全不一样。风控冻结一般是因为转账太频繁、夜间操作多,提交工资流水、营业执照就能解冻;司法冻结是警方出具的文书,得先问清楚冻结单位和文书编号。
然后赶紧自查交易记录。想想最近有没有帮人代付代收、收到陌生人转账,或者参与过网赌、虚拟币交易,这些都可能触发冻结。把聊天记录、转账流水、购物凭证都保存好,这些都是证明自己清白的关键。
最后主动联系冻结机关。别等着警方找上门,拿着准备好的证据主动沟通,说明自己是无辜被牵连的。根据《刑事诉讼法》,如果确实是 “误伤”,可以申请资金返还。千万不要相信网上的 “解冻中介”,也别想着找关系,不仅可能被骗,还可能触犯法律。
![]()
警方早就提醒过: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些 “不用垫钱、高额回报” 的跑腿单,尤其是涉及大额购物卡、黄金、虚拟商品的,十有八九是诈骗陷阱。代收代付看似简单,其实可能涉嫌违法,一旦卷入洗钱案件,不仅银行卡被冻,还可能影响征信,甚至面临行政处罚。
我们呼吁:反诈不能只靠“冻结老百姓的卡”来兜底。技术手段要升级,比如建立更智能的资金流向预警系统;宣传教育要下沉,让每个人都知道“代收代付”可能涉嫌违法;更要加大对“卡农”“跑分平台”的打击力度,斩断洗钱链条的源头。
让老实人不再替骗子背锅 ——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要为别人的犯罪行为买单?
如果你也有过类似经历,或者知道更多避坑技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更多人远离冻卡陷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