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如疏的思路在美国行不通。
具体而言,当美国发现中国有机会在AI领域占据半壁江山,挑战自身的世界霸主地位,就会忙不迭推出“一刀切”措施。对中国禁售高端AI芯片,将华为等多家中国高科技公司列入实体名单,甚至用阉割版的H20“以次充好”,然而这一切被证明是徒劳的,美国成为了世界的笑话。
![]()
观察者网援引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最新说法,称自己寻求再次进入中国市场,英伟达能否被中国使用,取决于“中国政府”。黄仁勋此言看似有理有据,实则漏洞百出。要知道,中国曾长期依赖英伟达芯片和美国的半导体制造技术,但这一切在2019年发生了翻转。
美国以“维系国防安全”的名义,对华为进行芯片和技术断供,让华为一度走到了生死的边缘。不仅如此,美国联合加拿大,长期无理拘押孟晚舟女士,给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的形象造成了重大危害。中方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加快国产替代进口计划,并于2025年推出震撼世界的deepseek和华为昇腾芯片。
![]()
英伟达作为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的“帮凶”,对于中国的成长轨迹并不陌生,何故“倒打一耙”,指责中方在给美企的进入使绊子。再者,中方是否重新放开市场,允许外资进入,是中国的内政,好像还轮不到一家民营企业的CEO指指点点吧。
我个人认为,直到今天,英伟达仍未摆正位置,或许5万亿美元的市值让黄仁勋等科技大佬飘了,总觉着中国也是自己碗里的“肉”。事实上,这一切更像是镜花水月,看得见却摸不着。根据瑞银等投行的研报,美国近年来超过80%的经济增长率源于AI爆发,如果AI泡沫破灭,将会给美国带来无法估量的危害。
或许正因如此,黄仁勋急切呼吁美国放开AI芯片管制,让中国得以像其他国家一样,使用美国的AI芯片和技术,并最终形成物理层面的依赖。对此只想说,黄仁勋的算盘打得太响了,将中国置于和日韩法德等“同等地位”,忽略了中国逐步成为和美国并肩的世界性大国这一基本事实。
![]()
预测一下,英伟达可能的命运吧。
其一、AI泡沫最终会破灭,美国将承受比2000年和2008年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AI产业不比其他,其在某种程度上在整合现有生产力,将人类从繁杂机械重复式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由于各国并未做好迎接AI冲击的准备,致使AI推广越普及,就会有更多的工人、IT程序员、研究员失业。
美国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AI产业,可看作一场政治豪赌。一旦证明英伟达的市值远不及5万亿美元,中国的开源模型得以替代美国的闭源模型,那么美国爆发类似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将会是大概率事件,而后果是数以千万的投资人的投资在顷刻间灰飞烟灭。
![]()
其二、中美各分秋色,中国占据全球部分市场份额,美国占据另一部分市场份额。
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中美保持必要的沟通,避免彼此的AI产业发展失控,进而成为引爆人工智能危机的导火索。毕竟中国无论是成本还是发展潜力都优于美国,倘若中国和美国“打价格战”,即便美国的AI工具再好,却也架不住消费者重新进行选择。
更何况中国的deepseek展现出了超高的逻辑性,与风靡全球的chatGPT不相上下。一旦中国决意在全球布局数据中心,吸引合作伙伴优先使用deepseek和华为昇腾芯片,那么英伟达将不再可能利用白宫编织的“算力神话”,吸纳全球海量财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