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北京798艺术区一座包豪斯风格的厂房内,陶身体2团的全新展览《动作世界——身体语言在现场》悄然开启。在为期一个月的展期中,这个一千平方米的空间将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让身体成为绝对主角。与惯常保持距离的“观看”不同,这里邀请每一位走进来的人,成为这场“流动的盛宴”的共创者。
《动作世界》现场视频集锦(00:44)
“家”的场域:艺术回归日常的温暖底色
步入展厅,纯白地胶铺就的地面泛着柔和光晕,吱音家具提供的沙发、桌椅、床榻自然散落,FLORAL ESSAY的绿植点缀其间。这里不像传统展厅,更像一个经过艺术提炼的“家”。作为展览策展人之一和陶身体剧场创始人之一,王好在开幕致辞时表示:“当大家走进现场的时候,除了一个家庭般的环境,更重要的这是一个邀请——邀请大家用身体来参与进来,即兴尽情舒展。”
![]()
陶身体舞团总经理王好致辞
展览的核心在于重新发现无处不在的“动作”。王好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了此次办展理念:“什么是‘动作’?我们每天从床上起来,一直走到洗手间开始刷牙洗漱,这其间到底用了多少个动作?大家过往对‘动作’的认知是刻板的,好像只有去练习某种舞蹈的舞姿,去健身房举铁、练瑜伽,去广场上打太极拳才是做动作,但实际上‘动作’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过程中,无时无刻都是在发生的。坐在沙发上看书,我们的眼睛也在‘动作’。”而这正是《动作世界》的立意起点——剥离附加在身体运动上的诸般标签,让动作回归其本身,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媒介。
![]()
展览开幕当天现场图
现场观察:从集体圆环到个体感知的共创图景
在宽敞明亮包豪斯风格的厂房内,暖色调灯光倾洒而下,记者见证了艺术如何在此刻“发生”。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场景是:数十位参与者手拉手,形成一个紧密的流动圆环。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动作协调,跟随一种无形的节奏,在简单的同步举手中,一种原始的仪式感和集体能量悄然迸发。而展览现场专门安排的引导者们,则身着简约的日常服饰,完全融入人群,更像是催化剂而非焦点。
![]()
现场图
在另一区域,展览巧妙地将家居元素转化为身体探索的现场:一位引导者侧卧于白色床垫之上,姿态放松而专注,这个简单的动作邀请观众重新审视“躺下”这一日常行为中蕴含的无数身体细微变化;两位观众里的参与者亲密拥抱,这超越了语言的问候,成为一种纯粹的身体对话;一位女士安然闭目,侧卧在圆形软垫上小憩,在喧嚣中开辟出一方内在的宁静。观众们围坐在色彩明快的家具上,或交谈,或在他人的引导下进行放松练习。这些场景共同构建了一个如“客厅”般舒心惬意的氛围,鼓励人们彼此卸下心防,重拾被忽略的身体感知。
![]()
现场图
最动人的互动发生在代际之间。一位引导者单膝跪地,双手轻轻握住一个小女孩的手臂,带着她欢快地舞动。孩子脸上灿烂的笑容,仿佛是艺术种子在下一代心中播下的时刻,动作的传承在互动中完成。而在空间中央,两位身着标志性黑色长衣的引导者,在手牵手的跃动中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与轻盈感。她们的舞姿充满了陶身体“圆运动体系”的特征——动作的延展与重心的流动。背景中工业机械风的立柱与天窗,与舞者充满生命力的身体形成对比,动静相宜,共同勾勒出身体作为“最灵动的建筑”的诗意。
![]()
现场图
严谨框架下的即兴与开放
尽管现场氛围轻松,但展览背后有着严谨的结构。王好解释道:“整整6个小时,每1个环节都是严丝合缝的。但是最后真正动起来的人,不是我们(引导者),而是你们(观众)。”这场将持续整月的展览,每日不间断进行6小时,3个小时为一个循环,在不重复的3个小时里是由18个段落组成的,第二个3小时(17:00-20:00)则会重复第一个3小时的内容,引导者会带领观众进行一系列的身体互动。
![]()
现场图
“在此期间会有很多感知的共通,”王好描述道,在这个过程中,引导者与观众的界限被打破。“我们的引导者并不是特立独行的存在,他们可能会邀请大家入席,然后逐渐地融进在现场的欢聚之中……我始终觉得,即便是你自己一个人来到这里,现场都是陌生人,最后通过‘为自己而舞’,也会让人很释怀。”
这种共创模式并非首次尝试。该展览概念始于2024年陶身体2团的创立,首展于杭州天目里美术馆举办即获关注,后又巡展至浦东美术馆、阿那亚正在国际舞蹈节。而此次落地北京,更像是一次“归家之旅”。
![]()
现场图
北京是陶身体剧场2008年创立的城市,陶冶、段妮、王好三位创始人近乎执拗的坚守,成就了陶身体剧场的今天,而首都的文艺沃土也反哺滋养了舞团17载。相较于之前的呈现,北京站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强烈的“在地性”。本次的20位引导者全部通过素人招募而来,他们工作、生活于北京,其身体本身就携带着这座城市的印记与分享的故事,让作品更深地扎根于本地语境。
“记忆与重构”:陶身体的新身体观
澎湃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在展厅墙面上,除了陶身体2团的影像资料,本次展览视觉总监范西的摄影与影像系列作品尤为引人注目。王好特别介绍说:“范西是常驻于北京的艺术家,她选择了剪纸这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却并未停留于符号的再现,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方法论,展开对‘记忆与重构’的持续探索。”
![]()
范西的作品成为大家即兴舞蹈的背景板
范西的作品为这个以身体为主角的空间增添了视觉的层次与思维的深度。王好提到,范西的创作常常关注人与物的情感连接,“她认为人跟人的交流自然是有情感,而我们跟其他生命间的交流,也同样是有情感的。”这种对细微生命状态的关注,与《动作世界》试图唤醒的身体感知形成了内在的共鸣。她的作品将城市文化和当代生活方式的创造灵感融入了这个身体对话的空间。
![]()
现场图
陶身体剧场自创立以来,以其“圆运动体系”、“极简主义”美学和对身体极限的探索闻名国际。《动作世界》的推出,标志着其艺术理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从专业的舞台走向更广阔的公共空间。
![]()
艺术总监陶冶(左)在展览现场为来宾做介绍
正如艺术总监陶冶所言:“陶身体一直在创作舞台作品,身体即剧场,我们希望将陶身体的身体观从剧场空间扩展到更多元的场域。”本次展览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它不再追求一个完成的、密闭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构建一个开放的框架,其内容由持续涌入的公众共同创造和书写。
据悉,展览期间,首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周也将于11月28日至12月7日在798举行,以“生息”为主题,与《动作世界》形成呼应,共同构筑今冬北京活跃的城市文化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