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蕾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盛大启幕。这场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体育盛会,不仅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集中体现,更成为推动大湾区经济联动与科技融合的重要平台。作为重要赛区之一,深圳依托其雄厚的科技产业基座和强劲的创新动能,站上全运舞台,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这座“未来之城”如何以科技赋能赛事、以赛事助推经济,呈现“圳”当精彩的创新实践与城市魅力。
企业力量:深圳制造,支撑全域赛事
本届全运会场馆遍布粤、港、澳多地,深圳企业成为构建赛事场馆体系的中坚力量。
![]()
体育设施设备供应商领先体育参与了包括深圳、香港、澳门以及佛山、惠州等12个城市共25个场馆的建设,实现“核心城市+全域协同”“综合场馆+专项场地”“永久设施+临时设施”的全维度覆盖。从深圳体育中心、大运中心等国际级地标,到香港启德体育园、澳门永利皇宫南门户外草坪等特色文体空间;从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南山文体中心等全民健身载体,到光明国际马术中心、小轮车场等新兴运动专业场地,领先体育的服务网络广泛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既服务于顶级赛事,也助力群众体育与特色运动发展。
![]()
在本届全运会开幕式主会场——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两块由洲明科技提供的超高清LED大屏肩负赛事回放、转播与互动等关键功能。该中心经升级改造后,在体育场南北两侧部署LED大屏,成为连接现场与观众的重要媒介;公共区域的LED立柱屏创新呈现赛事信息,融合虚拟数字内容,增强科技氛围;训练馆内的LED端屏则为运动员日常训练与实战模拟提供支持。“从开幕式主场到群众赛事现场,我们的体育光显解决方案正点亮十五运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洲明科技项目负责人表示,“全运会也是展示深圳科技实力的一扇窗口。”
科技场馆:绿色智慧并重,打造一流体验
深圳赛区的场馆建设则充分彰显“科技赋能”理念,从市级标杆体育中心到特色鲜明的专项场馆,每一处都融合了绿色理念与智慧科技,兼具专业品质与人性化体验。
全面焕新升级的深圳市体育中心近日正进行羽毛球赛事。记者在现场看到,场上战况激烈,运动员不时大力扣杀的声音清脆响亮,场下观众沉浸式观赛。来自外地的观众李小姐向记者表示:“场馆有大屏,视野很好,即便是山顶位也能看清球路。一日票就能看全天比赛,太值了!”
据了解,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创新采用可开合屋盖设计,配备可折叠斗屏、移动式座椅等国内领先硬件设施。深圳市体育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专家吕佩蕾介绍:“馆内设置的‘光影矩阵’四块巨型屏幕,确保观众无论身处哪个位置,都能清晰观看比赛。我们还部署了千余个5G天线与WiFi6接入点,保障每位观众在赛事期间都能流畅分享精彩瞬间。”
![]()
龙华文体中心将承办U18女排全部赛事,其绿色设计尤为亮眼。场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新增的光伏系统年发电量达40万千瓦时,结合储能设施,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00吨。”作为三星级绿色建筑,龙华文体中心从设计之初便植入绿色基因:严格执行节能建筑标准,全面采用节能照明与暖通空调系统。为进一步应对赛事期间可能增加的碳排放,场馆增设363千瓦光伏系统与430千瓦时储能系统,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空调余热回收、三级一体除湿热泵系统等技术,有效维持泳池恒温恒湿;海绵城市设计则通过雨水回收用于绿化与清洁,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城市保障:“圳”式服务尽显城市温度
全运会的成功举办,是对城市综合运行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深圳正以最佳状态,热情迎接八方宾朋。在深圳市体育中心,场馆配备智慧导航系统,观众入场后通过“I深体”小程序,输入票面区位即可快速定位并导航至座位。
交通保障方面,深圳交通部门已启动专项机制,通过加密班次、开设专线、加强疏导等举措,确保赛事期间通行顺畅。多个地铁站内设置的“全运打卡点”,让市民在日常出行中感受浓厚的赛会氛围。
志愿者服务同样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在羽毛球赛场,300余名来自深职大、哈工大(深圳)、南科大的志愿者身着统一的志愿服装,用真诚的笑容和贴心的服务,在各个岗位上编织起保障赛事的青春网络。来自深圳大学的志愿者小阮分享道:“我的任务包括为转播老师运送备用电池、与无线传输岗位沟通协调。镜头中每一秒流畅的画面,都凝聚着幕后团队连轴转的付出。”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还将面向市民与游客发放万张免费景区门票,并推出“凭全运会门票享消费优惠”活动,覆盖酒店、餐饮、零售等多个领域,旨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做大做活“票根经济”。
花景与赛事:体育与城市的完美融合
十一月的深圳,繁花似锦。2025深圳簕杜鹃赏花周与十五运会同期举行,成为深圳迎接体育盛事的一大亮点。本届赏花周首次突破以往在公园内举办的做法,以“两园一路”的联动布局,打造“公园+城市干道”的全域赏花新体验,以繁花盛景喜迎八方宾朋。
在莲花山公园主会场,花景布置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打造了紫陌园、毓秀园等特色展区。紫陌园内近万株簕杜鹃与立体花架相映成趣,形成如“花毯”般的绚烂景观。毓秀园则集中展示近万盆簕杜鹃盆景、盆栽与特色品种,新优品种展棚中更展出90多个新品种,其中5个为首次亮相。
除公园展区外,本届赏花周特别将深南大道纳入展示体系,在水晶岛、香蜜湖立交等城市窗口区域打造了长达2400平方米的主题花境,将十五运运动造型与新优簕杜鹃品种巧妙结合,形成流动的城市花带,让市民与游客感受“一路繁花相伴”。
8日,在莲花山公园门口的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特许商品移动销售车旁,不少刚参观完花展的市民驻足、参观、选购。市民陈先生感慨道:“一边赏花,一边感受全运氛围,这样的体验非常美妙。深圳这座城市总是能把不同的城市元素完美融合在一起。”(受访单位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