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那就是一定是在古代!现代人都讲究AK47、导弹、无人机了,谁还相信谁跟谁比内力啊。
这里所说的古代,是指清代以前;清亡之后,就是民国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都已经流传进来了,大家都开始讲现代文明了,清以前的文化习俗、传统技术、器物名称等俱已成为历史,再讲已不合时宜。
古代语言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方语言;一种是民间语言。官方语言都是使用文言文,如圣旨、文告、文献、祭辞,以及官员、文人之间的书信等,总之,凡是正式场合用的文体都必须是古文。民间语言就是白话文,就是我们日常交流说的口语,不能用在正式文体中。
![]()
既然武侠小说的社会背景设定在古代,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圣旨、文告、书信、诗词歌赋等,如果这些文体都用白话文写,那就如同“称呼已逝之父母为爸爸、妈妈,而非显考、显妣”了(对于没上过大学的读者,对此可以当成一种幻觉)。
金庸作为武侠小说之执牛耳者,从小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熏陶,兼习经、史、子、集,古文与现代文早已融会贯通,故其语言文白糅杂,简练传神,书中的历史典故、古文书信、诗词等随手拈来,并且依据书中人物的文化程度,分别赋予其不同的语言习惯,有文化的人,就讲文言文;没文化的,就讲白话文、粗话;此等对话,更是难计其数。
就拿书信来说,据不完全统计,金庸十五部作品中,一共有九十余封书信,其中,《书剑恩仇录》19封,《天龙八部》16封,《射雕英雄传》14封、《碧血剑》9封、《笑傲江湖》8封、《神雕侠侣》8封、《倚天屠龙记》3封、《鹿鼎记》7封、《飞狐外传》6封、《侠客行》2封、《雪山飞狐》2封。
如“倚天”中赵敏留给张无忌的信:
“金盒夹层,灵膏久藏。珠花中空,内有药方。二物早呈君子左右,何劳忧之深也?唯以微物不足一顾,赐之婢仆,委诸尘土,岂贱妾之所望耶?”文辞典雅,掼珠穿玉,不输古人。
![]()
再如“天龙”中鸠摩智写给天龙寺僧人的信:
“……当天在天秦与姑苏慕容先生相会,订交结友,谈论当世武功,慕容先生言下对贵寺之‘六脉神剑经’备致推崇,颇以未得拜读为憾。近闻慕容先生仙逝,哀痛无已,为报知己,拟向贵寺讨求该经,焚化于慕容先生墓前,日内来取,勿却为幸。小王自当以贵重礼物还报,未敢空手妄取也。”
再如“笑傲”中岳不群写给少林寺方正大师的信:
“猥以不德,执掌华山门户。久疏问候,乃阕清音。顷以敝派逆徒令狐冲,秉性顽劣,屡犯门规,比来更结交妖孽,与匪人为伍。不群无能,虽加严训痛惩,迄无显效。为维系武林正气,正派清誉,兹将逆徒令狐冲逐出本派门户。自今而后,该逆徒非复敝派弟子,若再有勾结淫邪、为祸江湖之举,祈我正派诸友共诛之。临书惶愧。言不尽意,祈大师谅之。”
再如“神雕”中杨过在华山与群雄告别的一番话,也是读来齿有余香:
“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
次论梁羽生。梁羽生也是正经科班出生,报社编辑,尤好诗词歌赋、楹联和象棋,在这方面,是迈过金庸的。他的古文功底也是不错,引经据典,如数家珍,虽比之金庸稍嫌不足,但却是远超古龙、温瑞安的。
如《萍踪侠影录》中朝廷给云靖下的诏书:
“罪臣云靖,先帝寄以腹心,遣使瓦刺,乃不感恩图报,反靦颜事仇,忘其父母之国。今日私自归来,图谋内应,罪无可恕,本应明正典刑,姑念其是前朝旧臣,恩开法外,准其仰药自裁,全尸收殓。钦此。”
又如《七剑下天山》中凌未风写给刘郁芳的信:
琼姐:
今夜乃弟毕命之期。毕命之前,当以事实告诉你。二十年前,与姐钱塘观潮,姐尝戏曰:‘若你如潮之有信,纵在兵荒马乱之中,死别生离,地老天荒,余亦必待你归来也。’嗟乎,此一戏言,竟成事实。姐姐不必为当年之误会伤心,姐之真情,已如钱塘之潮,足涤十倍之误会而有余。姐亦不必为弟伤心,一凌未风死,十凌未风生,志士义人,犹如春草,芟之不尽,烧之重生也。所惜者唯天山赏雪之约,只能期之来生矣!
穆郎绝笔
这封信虽不乏佳句,但余处稍嫌啰嗦,不够简练传神,我且为他润一下色:
琼姐见面如晤:
今夜乃弟毕命之期。临命之际,不忍拳拳之心湮灭,当实言之。廿年前,余与姐钱塘观潮,姐尝戏曰:‘若君如潮之有信,纵在兵荒马乱之中,死别生离,地老天荒,贱妾亦必待君归来也。’嗟乎,此一戏言,竟成事实。姐亦不必为当年误会伤心,姐之真情,已如钱塘之潮,足以荡涤十倍之误会而有余。余死以后,姐亦不必伤心,一未风死,十未风生,我辈江湖儿女,犹如春草,芟之不尽,烧之重生,所惜者唯天山赏雪之约,不能成行,只能期之来生矣!
穆郎绝笔
![]()
再论古龙。古龙书中没有历史背景,因为这涉及到要熟读历史;少有古文书信,这涉及到要古文功底深厚,即使是有,也多是白话文;至于诗词,基本是借花献佛,引用别人的。古龙书中唯一上得台面的一封古文书信,就是楚流香留给金伴花的那封便笺:
“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极尽妍态,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子正,当踏月来取,君素雅达,必不致令我徒劳往返也。”
这段话写得行云流水,清新自然。
各位看官,还有记得起古龙小说中书信的,可以评论在下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