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代表火力全开,在近期召开的中菲南海对话中,直接把菲律宾代表怼得哑口无言。
近日,第2届马尼拉南海对话正在进行,菲律宾海岸防卫队发言人塔里埃拉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退役上校刘晓博,就国际法适用性、域外国家介入南海等议题展开了正面交锋。
![]()
中菲代表在南海对话会上激烈交锋
会议开始时,塔瑞耶拉显得颇有底气,频频提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企图用所谓“国际法”来指责中方“扩张”或“威胁地区秩序”。
但中方代表刘晓博的回应,直接击中了问题的要害。他指出:国际法条文如《海洋法公约》并非“万能钥匙”,不能用来强行裁定复杂的主权争议。“海洋法不是惩罚谁的工具,而是促进合作的桥梁。”
刘晓博还特别强调,自2012年以来,中国没有在南海“新建或占领”任何岛礁,而是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理念。相反,是菲方频繁挑衅、不断拉域外国家搅局。尤其是他点出那句“你们一年军演超过500次,哪来的和平氛围?”时,不少与会代表都忍不住侧目。
在全场、包含东盟国家代表在场的情况下,这番直白陈述显然成为焦点,导致塔瑞耶拉当场难以反驳。
这场对话虽然短暂,却道出了一个现实:菲律宾现在正陷入“越搅越乱”的安全陷阱。回顾过去一个月内,马科斯政府在南海方向的动作可谓密集:
![]()
菲律宾与加拿大签订防务合作协议
10月底到11月初,菲律宾发起了代号“共同2025”的多国联合军演,美、日、澳等多国派出部队参加演习。
紧接着,11月2日,菲律宾又与加拿大签署了《访问部队地位协定》(VFA),允许两国军队互驻对方领土。在这之前,菲已经与美、澳、日以及新西兰签过类似协定,显然是在把整个国家变成“军事跳板”。
11月3日,菲方宣布要扩大南海巡逻规模。菲方给出的数据显示,上季度他们的海上行动达224次、空中巡逻43次、情报侦察56次,出动舰艇26艘、飞机5架,累计航行7.7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圈。
这种频率,放眼整个东南亚,都属于“军事化最严重”的国家。可问题是,菲律宾军力有限、后勤不足,全靠美日援助支撑。它越是想展示“存在感”,越是陷入外部势力的掌控。美国希望借菲律宾牵制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则借机刷存在感。看似“多边合作”,实则菲律宾成了别人手中的棋子。
对于菲方的挑衅,中方表现的十分沉稳。就在菲方忙着演习、签协定时,中国军方用一种“沉默的力量”进行了回应。
![]()
中国海军强势围观菲律宾“共同2025”演习
在“共同2025”演习期间,中国海军五艘主力舰艇在相关海域出现,其中包括052D型驱逐舰和815型电子侦察船,全程监测演习动向。演习主办方的战舰被“观众”团团包围,连航线都不敢轻举妄动,这场“反向围观”传递了一个明确的警告信号:南海的主动权,始终在中国手里。
与此同时,中国南部战区也发出强硬表态,直接点名菲律宾为“搅局者”,并强调中方“高度戒备,动向尽在掌握”。这意味着,中方不仅“知其来路”,更准备“见招拆招”。一句“不怕事,也不让事变大”,既展示了底线,也传递出成熟的战略定力。
无论是双方军队在南海的对峙,还是这次中菲代表在会谈上的交锋,都能够清晰地看出,南海争议的焦点已经不再是“谁的声量大”,而是“谁更有逻辑、谁更有实力”。
中国代表能以一句“法不是棍子、协商才是钥匙”赢得掌声,靠的不是嘴皮子,而是十多年来的政策一致性和实力支撑。相反,菲律宾越是张扬,越显得底气不足。军演、协定、巡逻,看似热闹,其实掩盖的是战略焦虑与对外依赖。
未来南海的走向,取决于谁能让地区国家看到“稳定与共赢”的前景。中国正在以务实、理性的方式争取这一点。而菲律宾若继续被外部势力牵着鼻子走,终将发现,自己只是别人棋盘上的一颗弃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