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俄联手演“双簧”?把中国排挤在外成观众,靶心目标是美国伙伴

0
分享至



国际政坛有时像个搭着彩棚的戏台,政客们粉墨登场,几句唱词就能搅动台下一片喧哗。

最近特朗普与普京联手上演的“核试验双簧”,就把这出戏演得活灵活现。

不少人看在眼里,难免疑惑:难道中国真就成了坐山观虎斗的观众?真相且听阿权娓娓道来。



这场戏的开场,是特朗普在个人社交平台上突然宣称,已下令美军重启核试验。

消息一出,联合国、欧盟纷纷发声谴责,中俄也明确表达反对立场,国际舆论瞬间被“核危机”的情绪包裹。

但稍微了解核试验常识的人都该明白,这更像是一句博眼球的戏词而非政策宣言。

美国早在冷战后期就停止了实弹核试验,核心原因并非突然拥抱和平,而是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突破让他们无需再烧钱搞实爆。



如今美军的核威慑力维护,全靠超级计算机推演核反应数据,所谓“重启核试验”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他们的模拟试验从来就没停过。

果不其然,特朗普话音刚落,五角大楼就赶紧出来“圆场”,称“核试验不一定指实爆”,等于直接戳破了这场表演的窗户纸。

普京的跟进则更像精准的“接梗”,11月5日他下令俄相关部门起草核试验方案,理由很直接:“美国都要恢复了,俄罗斯不能落后”。

这看似针锋相对的表态,实则是吃透了特朗普的套路。

要知道普京任内提及核威慑并非首次,俄乌冲突三年来,从梅德韦杰夫的“核大棒”言论到普京的战略威慑声明,狠话没少放,但从未有过实质性核动作。

这种“你唱我和”的节奏,与其说是核对抗,不如说是一场心照不宣的政治表演。

最该被戳破的,是那些借机贩卖恐慌的自媒体。

他们拿着美俄的戏词大做文章,渲染“人类即将陷入核阴影”,本质上是把国际政治当成了吸睛的剧本,用极端情绪收割流量。

真正的核威慑博弈从来都是精密的计算,而非即兴的咆哮,这些博眼球的解读,恰恰掉进了政客们刻意制造的情绪陷阱。



美俄之所以在核议题上大做文章,核心目标既不是彼此,也不是中国,而是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

对特朗普而言,这场表演是解决自身困境的“一箭双雕”之计。

眼下他迟迟无法推动俄乌停战,若让欧洲觉得“美国无力掌控局势”,那些依赖美国安全保护的欧洲国家,恐怕就不愿再乖乖“上供”。

无论是军费分摊还是政治支持,都会大打折扣。

抛出核议题,恰好能扭转这种被动,他可以把“停战难”的锅甩给俄罗斯的“核威慑”,暗示“不是我无能,是对手太棘手”。



这也是在给欧洲敲警钟:面对核大国的威胁,你们离了美国根本玩不转,该交的保护费、该表的态,可别含糊。

这种以“外部威胁”绑定盟友的套路,美国政客用了几十年,特朗普不过是把它换成了更刺激的“核版本”。

普京的配合,则是出于对乌克兰局势的考量。

欧洲国家近期在对乌军援上态度摇摆,部分国家已显露疲态,但仍有波兰等国主张加大军事支持。

此时抛出核试验方案,就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欧洲:若敢直接出兵或加码攻击性武器,俄罗斯不排除动用终极威慑。

这种“极限施压”既能压制欧洲的援乌热情,又能间接帮特朗普稳住对欧话语权,形成一种微妙的利益默契。

说到底欧洲才是这场核戏码的“付费观众”,美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本质都是为了在欧洲的安全议程中占据主导权,榨取政治与经济利益。

这种把盟友当“筹码”的博弈逻辑,恰恰暴露了部分大国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地区安全之上的本质。



特朗普在核议题炒作中突然提及中国,称“希望推动中美俄三国无核化”,这看似把中国拉进了戏里,实则是打错了算盘。

美国历任总统都爱念“中美俄核裁军”的经,但中国从来不吃这一套,核心原因就在于看穿了其中的猫腻。

当前美俄核武库规模都在数千枚级别,而中国仅有数百枚,且始终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

若真要实现“无核化”,最该大幅削减的是美俄的核储备。



但美国的真实意图,从来都是“按比例裁军”,美俄各裁几百枚,却要求中国把仅有的数百枚全部清零,本质上是想通过裁军削弱中国的战略威慑力,维持自身核霸权。

这种不公平的提议,中国自然不会搭理。

中国之所以在国际舆论中谴责美俄的核议题炒作,并非跟着情绪走,而是出于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核威慑的滥用会破坏全球战略稳定,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最终损害的是所有国家的利益。



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核议题,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这与美俄“以核谋利”的逻辑形成了鲜明对比。

所谓“中国成了观众”的说法,其实是对中国外交智慧的误解。

在这场核议题博弈中,中国既没有被卷入情绪化的对抗,也没有置身事外,而是始终坚守“共同安全观”,用理性发声引导国际舆论,用实际行动推动核裁军进程。

这种“不缺位、不越位”的姿态,恰恰是大国成熟的表现。



国际政治从来不是戏台,核安全更不是炒作的噱头。

特朗普与普京的戏码终会落幕,但全球战略稳定的构建仍需各国共同努力。

中国始终清楚自己的定位:不是看热闹的观众,而是推动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这一点远比政客们的即兴表演更值得关注。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西检察机关依法对朱芝松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江西检察机关依法对朱芝松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界面新闻
2025-11-11 10:01:47
广东理发店火出圈!老板娘超短裤配丝袜,披肩长发剪发太吸睛

广东理发店火出圈!老板娘超短裤配丝袜,披肩长发剪发太吸睛

麦小柒
2025-11-10 15:12:01
49岁经理被调岗看门,当晚退出微信群,次日领导找遍10个经销商

49岁经理被调岗看门,当晚退出微信群,次日领导找遍10个经销商

兰姐说故事
2025-10-17 20:05:03
今年首个单日单盘销售破百亿的楼盘诞生,广州顶豪终于“扬眉吐气”了

今年首个单日单盘销售破百亿的楼盘诞生,广州顶豪终于“扬眉吐气”了

界面新闻
2025-11-11 09:11:03
俄总理从中国带回好消息,全体高层都在场,普京听完后心情大好

俄总理从中国带回好消息,全体高层都在场,普京听完后心情大好

历史求知所
2025-11-10 10:05:03
大摩:市场低估了xAI对特斯拉的意义,FSD 14.3或将成为自动驾驶的“蒸汽机时刻”

大摩:市场低估了xAI对特斯拉的意义,FSD 14.3或将成为自动驾驶的“蒸汽机时刻”

华尔街见闻官方
2025-11-11 10:48:33
尴尬!房主任抱杨幂引争议;被吐槽没有边界感,杨幂嫌弃写在脸上

尴尬!房主任抱杨幂引争议;被吐槽没有边界感,杨幂嫌弃写在脸上

TVB的四小花
2025-11-10 12:20:14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03 00:20:08
断供法拍直售,做好面对更大困难的准备

断供法拍直售,做好面对更大困难的准备

房产老司机
2025-11-10 11:29:42
长达5.2亿光年,内部有10万个星系,这根“羽毛”刷新了宇宙学

长达5.2亿光年,内部有10万个星系,这根“羽毛”刷新了宇宙学

观察宇宙
2025-11-09 14:46:19
厂家带来一批德国的废弃机床来修,出价30万,我:低于8000万不修

厂家带来一批德国的废弃机床来修,出价30万,我:低于8000万不修

红豆讲堂
2025-10-12 09:20:03
京东第一辆车,价格定了

京东第一辆车,价格定了

扬子晚报
2025-11-09 20:34:08
对华关税又推迟,“现在不合适”

对华关税又推迟,“现在不合适”

观察者网
2025-11-11 10:19:32
重磅!阿森纳获准签约 “下一个亨利”,球迷:重现传奇时刻

重磅!阿森纳获准签约 “下一个亨利”,球迷:重现传奇时刻

澜归序
2025-11-11 10:51:55
47-33!这就是谢泼德的改变,他已成火箭第三得分手

47-33!这就是谢泼德的改变,他已成火箭第三得分手

奕辰说球
2025-11-11 11:30:59
近代日本学者的中国观:唯利是图、气质文弱、善于虚言、民风败坏

近代日本学者的中国观:唯利是图、气质文弱、善于虚言、民风败坏

沈言论
2025-11-10 18:40:03
网传曾医生为了提升地位,嫁给了头婚老公,公公是前院长

网传曾医生为了提升地位,嫁给了头婚老公,公公是前院长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0 23:05:00
深圳30.02亿元挂牌2宗宅地,12月8日出让

深圳30.02亿元挂牌2宗宅地,12月8日出让

土地情报
2025-11-11 10:37:20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窥史
2025-10-23 21:01:43
5个集团军30万大军严阵以待,台海封锁战露出獠牙!

5个集团军30万大军严阵以待,台海封锁战露出獠牙!

近史阁
2025-11-11 08:58:17
2025-11-11 12:08:49
原来仙女不讲理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4年来个机遇暴富
1432文章数 4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53岁独身女子寻"外包儿女"提供陪伴服务:每次两百元

头条要闻

53岁独身女子寻"外包儿女"提供陪伴服务:每次两百元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手机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手机要闻

荣耀 400 系列全球发货量突破 600 万台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