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银十”,上海二手房市场交出一份复杂的成绩单——
全市成交18592套,环比下降9.35%。但剔除国庆8天长假影响后,节后日均成交754套,较9月日均成交量增长10.9%,10月12日更创下1266套的半年新高!
这份扑朔迷离的“数据迷雾”背后,揭示了市场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一起往下看。
总成交量跻身近五年同期Top 2
整体呈现“量价双稳”特征
因为8天国庆长假的存在,10月总成交量最终定格在18592套,表面看起来环比有所下降,但如果按照正常的4周工作日计算,10月的成交量能破2万套。
![]()
去年,因为有9.29新政刺激,10月成交量高达2.37万套,今年在没有任何政策加持的情况下,成交量能跻身近5年Top 2,足以说明上海二手房市场足够稳定!
![]()
总得来说,今年1~10月二手房市场以“政策托底、需求释放”为核心特征,合计成交208320万套二手纯住宅,月均成交超2万套,守住了市场的荣枯线,也说明上海楼市始终保持较高的流动性,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循环。
月末翘尾行情显现
政策效应滞后释放带动成交回暖
而且,国庆假期后市场反弹也超出预期。10月9日~31日,上海二手房日均成交量攀升至754套,超过9月日均成交量。
这种“补偿性成交”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置换需求集中释放,9月签约的房源在10月集中网签;二是刚需群体抓住政策窗口,从10月成交价格区间结构来看,总价230万以下和230万~310万之间的房源,成交量较9月有明显增长。
![]()
这说明等待已久的刚需群体,和持续观望的房东,已经在价格方面达成共识。刚需房源成交量增长,或给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影响更多观望的房东和客户。
市场结构性变革深化
供需关系重塑购房决策逻辑
影响上海二手房市场表现的,还有新房的供给。当前,上海二手房市场正经历更为深刻的内生性调整,供需关系的区域分化与产品结构的代际更替或将共同塑造新格局。
从供需基本面看,核心区域呈现“低供给、稳需求”特征,而外环外地区挂牌量和成交量明显不匹配,供需失衡加剧价格下行压力。
![]()
从10月成交面积结构来看,“50~70㎡”房源占比环比9月增长明显,刚需型住房需求增长较为明显。从长期趋势变化来看,“50㎡以下”刚需房平稳增长,“140~200㎡”改善型住宅平稳增长;预计2025Q4季度,“70~90㎡”刚需型住房下降速度减缓,“90~120㎡”改善型住宅持续下降。
户型需求演变“两极化”趋势明显。对于持有中间区间房源、且有进一步改善需求的群体,建议抓紧时机完成置换。
随着年末临近,上海二手房市场正进入“政策消化期”,整体企稳、局部失衡的形势可能还要维持一段时间。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精准把握区域分化中的结构性机会,将成为年末购房决策的关键。
![]()
如果您近期有任何房产相关的需求,可至任意一家太平洋房屋门店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专业可靠的服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