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8日,乌克兰国家电力调度公司Ukrenergo发布通告称,由于俄军发动新一轮大规模打击,全国多地输电设施严重受损,电力系统调度能力面临极限压力。国有能源企业Centrenergo宣布,其旗下三家火电厂遭袭后全部停运,发电能力“降为零”。
Ukrenergo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紧急限电程序,大多数地区陷入长时间断电状态。
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再次遭遇全国性严重停电局面。尽管此前乌克兰在冬季多次面临能源紧张,但此次因火电主力遭到集中打击,导致电力调度系统陷入比以往更深层的危机。
本轮大规模断电发生在11月8日凌晨,乌克兰军方称俄军在当夜集中发动一轮大范围袭击,动用了数百架攻击无人机与数十枚巡航导弹,波及包括基辅、敖德萨在内的八个州。多地重要能源基础设施被命中,引发连续的输电系统崩溃。
这场“黑暗降临”不仅是一次基础设施灾难,更意味着乌克兰国家系统的支撑能力正在被迅速削弱。供电调度能力受限,城市公共系统运行瘫痪,交通管控、医疗保障、信息传输同步受挫。
![]()
电网为何成首要打击目标?
俄军为何将打击重心从前线推进转向后方能源节点?能源系统并非战场上的“次要设施”,而是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支撑角色。
以铁路为例,乌克兰大量军需与兵员调度依赖电气化铁路线,若失去电力保障,将直接影响战术部署效率。医疗系统、通讯枢纽、指挥所、电台、卫星中继站均需稳定供电支撑,任何中断都可能引发级联崩溃。
更重要的是,电网本身就是一个“战略放大器”。一旦中断,将带来广泛的民生影响和社会心理压力。俄方显然意识到,正面推进将付出高昂代价,而打击“功能中枢”则能以相对低成本获得“系统性瘫痪”效果。
据俄国防部释放的信息,本轮打击以巡航导弹、空射导弹与无人机协同实施,全部目标均锁定“确认后的电力和输电关键节点”,且大多位于纵深区域,远离一线战斗。这类精准打击显示出俄方从“压制火线”向“削弱系统”战略转型的清晰意图。
乌电网之痛:脆弱结构与修复困境
乌克兰的电网系统承袭自苏联,长期以来高度集中,西部与东部之间过于依赖单一输电路径。尤其在高压变电站与110kV以上骨干节点上,缺乏有效冗余。一旦被击穿,不仅无法分流,还极难短时间替换。
乌国家电力企业早在2023年就提出对高压设备的紧急采购计划,但因西方援助集中于武器装备,能源系统常被边缘化。即便欧盟和美方承诺提供便携式发电设备与现场抢修物资,也因运输周期与安装条件问题,难以在实战节奏下发挥实际作用。
以此次停运的三家火电厂为例,全部由Centrenergo运营,在能源结构中承担重要份额。其高压设备基本为定制规格,替换周期超过3个月以上,一旦遭精准毁伤,实际恢复进度几乎等于重建。
更严峻的是,乌克兰缺乏足够熟练技工,工程师外流严重,许多抢修任务只能依赖志愿者和临时培训人力完成。俄军对此高度敏感,甚至多次采用“引修再炸”模式,即利用无人机锁定维修点,待工人上岗后再实施第二轮打击,进一步扩大资源消耗。
俄罗斯的“非对称系统性战争”
不少观察者注意到,即便乌克兰已在能源上遭遇严重打击,俄军仍未大规模发起地面推进。这并非俄方缺乏攻势能力,而是其战略目标已转为“拖住而不碾压”。
战争节奏被俄军精心设计成低烈度、长周期模式。一方面,前线维持稳定压制,不主动冒进;另一方面,后方持续打击能源、交通与调度系统,使乌方陷入“修复—中断—重建”的恶性循环。
多位西方军事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当前采取的是典型的“复合型非对称削弱战略”:重点打击那些关键、难以修复、对系统运行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节点,以此实现对敌方国家功能的长期压制。
这种策略的最大效用在于:迫使西方援助逐步丧失可持续性。一旦北约国家在军事、经济和政治层面上都感受到“乌克兰是个填不满的洞”,其战略耐心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崩塌。
系统崩溃的前兆
网络上“格式化乌克兰”的比喻,听上去荒唐,实则已接近事实边缘。电力系统一旦全面瘫痪,其后果远非“暂时断电”所能比拟。它意味着医院失能、金融体系中断、数据丢失、社会秩序瓦解,整个国家运行逻辑失去支撑。
更深层的风险在于:一旦国家失去自我修复能力,它就不再拥有独立的治理体系,而只能依赖外部援助维持“准国家”运作状态。
乌克兰政府目前除了加紧向北约求援,并未提出有效的内生解决路径。而西方社会本身正面临政治周期更替与财政压力,持续援助意愿正在下降。一旦能源系统长期无法修复,乌克兰的国家功能将不再完整。
与此同时,俄罗斯并未因“阶段性成果”而进行宣传炫耀。其媒体和外交系统态度冷静,继续推动“打击军事目标”的话术。这种克制背后,是对战争节奏与谈判空间的深算把控。
乌克兰电力危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俄军“系统性战争”逻辑下的一步关键棋。攻击电网,不是为了让城市黑灯瞎火,而是为了让一个国家在基础功能层面瓦解、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失去可被依靠的存在感。
俄罗斯并未在舆论中夸大战果,也未急于全面推进,而是在战略耐心下一步步切断对方系统支撑。战争不只是枪弹之争,电力系统的崩解,或许正预示着一个国家功能的溃散起点。
这是一场没有边界的较量,胜负将不再仅靠攻占城市来决定,而是看谁能在技术、民生、治理和战略心理层面撑得更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