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乌克兰遭受弹道导弹袭击,两核电站受损,国有火电厂停运

0
分享至

据乌克兰空军司令通报,11月7日晚到次日凌晨,俄军共向乌克兰全境发射了超过500架无人机和导弹,以在寒冬来临前最大限度打击乌克兰关键能源基础设施。

此次空袭,俄军创造了两项记录:

其一、在一次空袭中使用32枚弹道导弹;

其二、在单次空袭中使用7枚高超音速导弹。



据乌克兰独立新闻社报道,乌克兰国有PJSC Centrenergo在其社交媒体上宣布,俄军的打击导致乌克兰全部国有火力发电厂停止运作,2024年以来修复的发电机组已全部归零。

此外,乌克兰外长安德烈·西比哈11月8日在其社交媒体上指责俄军空袭了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和罗夫纳核电站的变电站,呼吁原子能机构和世界有关国家俄军的空袭行动进行干预。

11月8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表示,作为对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民用目标发动恐怖袭击的回应,俄罗斯武装力量于当晚(凌晨)使用远程空基、陆基和海基高精度武器,包括匕首高超音速空射弹道导弹以及攻击型无人机,对乌克兰军工企业以及为其运转提供保障的乌克兰燃气-能源设施发动了大规模打击,所有指定目标均被击中。

俄国防部在战报中,特别强调使用了匕首高超音速空射弹道导弹!

乌克兰空军司令发布的通报显示,11月7日晚到8日凌晨,俄军共向乌克兰境内发射了503枚无人机和导弹。它们分别是:25枚伊斯坎德尔-M/KN-23弹道导弹、10 枚伊斯坎德尔-K 巡航导弹、七枚 Kh-47M2 匕首航空弹道导弹、三枚口径导弹和 458 架天竺葵2型系列无人机和诱饵无人机,乌军击落了其中的406架无人机和9枚导弹。

空军司令部通信部门负责人尤里·伊纳特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总结了俄军此次空袭的特点:大量使用弹道导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俄军对乌远程空袭一直都采用大量攻击无人机、20到30枚巡航导弹和个位数的弹道导弹或匕首航空弹道导弹这样的模式,其中攻击无人机主要用于饱和乌军防空系统,为俄军导弹突破乌军的拦截创造条件。

因此,俄军很少在一次空袭中使用超过10枚弹道导弹,此次俄军空袭使用25枚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和7枚匕首高超音速弹道导弹,一下子创造了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两个最新纪录。

但不容否认的是,攻击无人机的打击威力远不如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而巡航导弹由于飞行速度较低,其突防能力远不如弹道导弹,俄军要想在短时间内彻底摧毁乌军战略性能源基础设施,还得靠大威力的弹道导弹。

通过3年多俄乌冲突中的实践,俄军发现使用亚音速巡航导弹进行空袭,在及时性、效费比和突防率上都明显低于弹道导弹,因此其军工生产大幅向弹道导弹倾斜,这为俄军大量使用弹道导弹袭击乌军战略战术目标提供了物资保障。

11月7日晚到8日凌晨的空袭发生后,乌克兰国有PJSC Centrenergo在其社交媒体上宣布乌克兰国有火力发电站归零。

从2022年起,每到冬天,俄军都会例行性打击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以消耗乌克兰的战争潜力,为俄军的冬季和春季攻势创造条件。



这是一个俄军空袭,乌克兰修复,俄军再打击,乌克兰再修复的动态过程,因此,所谓的乌克兰国有火力发电能力归零应该是一个暂时现象,乌克兰一定会想办法恢复其部分火力发电能力,但俄军也不会坐视不管,必将再次对其发起空袭。

这不,11月8日晚,乌克兰沃罗涅日刚被修复的一家热联发电厂,就被俄军发射三枚弹道导弹补刀,彻底瘫痪。

在几乎全部的火力发电能力处于瘫痪或者半瘫痪状态的情况下,乌克兰全国的电力供应几乎就靠持“免死金牌”的几座核电站了。

打击不彻底,就等于彻底不打击,只要乌克兰还有电力供应,其军工生产就会优先使用电力进行军工生产。

因此,早在2023年,俄罗斯人就开始在其媒体上探讨如何在不导致核灾难的前提下,摧毁乌克兰核电站的供电能力。当时,摧毁乌克兰核电站的变压装置就已成为了俄军导弹瞄准的战略目标。

在乌克兰火力发电能力几乎全部受损的当下,瘫痪乌克兰的核电站自然已就成为俄军空袭的重点目标。



据乌克兰独立新闻社报道,乌克兰外长安德烈·西比哈11月8日在其社交媒体上指责俄军故意空袭了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和罗夫纳核电站的变电站。

他表示,俄罗斯正通过这些精心策划的行动,危害欧洲的核安全,他因此呼吁原子能机构和世界有关国家俄军的空袭行动进行干预。

在乌军隔三差五地使用无人机空袭俄军控制的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情况下,乌克兰要求俄军放过乌克兰核电站是没有道理的。

除非俄乌双方就避免打击核电设施达成一揽子有约束力并具可操作性的协议,否则乌克兰核电站全面停止供电的局面将很难避免。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在坦桑尼亚遭遇武装人员索贿,小伙用练功券机智化解,当事人提醒在坦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在坦桑尼亚遭遇武装人员索贿,小伙用练功券机智化解,当事人提醒在坦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潇湘晨报
2025-11-10 19:10:13
大降温!0℃以下!江苏气象最新预报

大降温!0℃以下!江苏气象最新预报

现代快报
2025-11-11 07:25:06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小筑
2025-11-09 10:03:20
“马”字辈个股异动拉升

“马”字辈个股异动拉升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1 10:30:03
15天内2次挑衅!高市早苗引火烧身,中方亮明底牌,这次绝不手软

15天内2次挑衅!高市早苗引火烧身,中方亮明底牌,这次绝不手软

阿七说史
2025-11-10 10:31:06
宋祖德打假李连杰,真的克隆了一个李连杰?

宋祖德打假李连杰,真的克隆了一个李连杰?

港剧叔
2025-11-11 09:30:05
郭汾阳要养废了!看岳云鹏演唱会,眼神发痴手不老实一个劲亲王惠

郭汾阳要养废了!看岳云鹏演唱会,眼神发痴手不老实一个劲亲王惠

小娱乐悠悠
2025-11-11 11:09:24
A股:今天,突然又砸盘了,让人捧腹大笑

A股:今天,突然又砸盘了,让人捧腹大笑

一只番茄鱼
2025-11-11 11:58:15
罗晋传来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罗晋传来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梨花黛娱
2025-11-10 17:37:21
罕见!某上市公司补缴税款7.38亿元!补税5.08亿+滞纳金2.3亿

罕见!某上市公司补缴税款7.38亿元!补税5.08亿+滞纳金2.3亿

新浪财经
2025-11-11 14:03:55
重磅!皇马同意交换交易:利物浦 “水货” 换心仪已久的罗德里戈

重磅!皇马同意交换交易:利物浦 “水货” 换心仪已久的罗德里戈

澜归序
2025-11-10 12:22:19
国行PS5 Pro价格持续降低!消费券+国补4461元入手

国行PS5 Pro价格持续降低!消费券+国补4461元入手

游民星空
2025-11-11 14:11:12
得过流感还要打疫苗吗?疾控专家解惑

得过流感还要打疫苗吗?疾控专家解惑

中国青年报
2025-11-10 18:17:04
NBA11日综述:2场绝杀+4状元爆发,两超巨砍30+,1人打破队史纪录

NBA11日综述:2场绝杀+4状元爆发,两超巨砍30+,1人打破队史纪录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1 14:33:48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瞻史
2025-10-31 02:20:52
深圳女子公开寻亲:只要当年我不是被父母遗弃的,有多套房已为他们准备好…

深圳女子公开寻亲:只要当年我不是被父母遗弃的,有多套房已为他们准备好…

广东活动
2025-11-11 12:13:02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

百态人间
2025-10-18 11:53:06
河北6地,撤乡设镇!

河北6地,撤乡设镇!

极目新闻
2025-11-11 12:00:36
数学,到底是人类的发现还是发明?看完之后你不会再纠结!

数学,到底是人类的发现还是发明?看完之后你不会再纠结!

宇宙时空
2025-11-06 09:02:26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等风来育儿联盟
2025-08-01 12:21:35
2025-11-11 15:00:49
老嘪科普
老嘪科普
喜欢分享知识,通过分享,带大家了解不一样的世界。
1411文章数 1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旅游
游戏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伊春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来了!12月1日起梯次启幕

预约破千万!网易开放世界大作周六上线:三端互通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