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平原,秋意正浓。11月6日至7日,乐陵市第十届主流媒体、达人采风活动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十余家主流媒体及短视频平台的记者、博主们穿行于这座活力迸发的城市:泰山体育的智能车间里,碳纤维奥运器材下线;影视城的唐风街巷中,游客沉浸式体验影视IP魅力;金丝小枣深加工车间内,“一颗枣”变身健康食品矩阵;乡村公路上,便民公交串联起民生幸福……全方位的探访中,一幅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的高质量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作为鲁冀交界的县域标杆,乐陵市锚定“工业产值年增百亿、旅游人口年增百万”目标,以创新为笔、产业为墨、民生为纸,在11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着跨越发展的时代答卷。
![]()
工业筑基:从“制造”到“智造”的能级跃升
“从农家炕头到全球赛场,泰山体育用47年实现了中国体育器材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在泰山体育国际产业园,采风团成员被车间里的“奥运元素”深深震撼。作为世界最大的综合性体育产业集团,这家诞生于乐陵的民营企业已服务8届奥运会、2000余次国内外大型赛事,北京奥运会302枚金牌中122枚诞生于其器材之上,巴黎奥运会上全球首创的碳纤维体操器械更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
![]()
如今,泰山体育的“智造”版图持续扩张:投资建设的高档碳纤维自行车、智能健身包等项目加速推进,旗下“瑞豹自行车”打破西方百年垄断,成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国家队指定装备,年营收已突破百亿,正向千亿级企业迈进。在乐陵经济开发区,这样的龙头企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汇源集团投资建设的北方最大产业链基地,以“前店后厂+鲜储鲜榨”模式构建起25万吨智慧冷库与18条生产线的全链条体系,年加工水果20万吨以上,“汇源大集”国庆假期销售额达16万元,带动500余人就业,55%的商品来自本地农产品。
![]()
老字号的“逆龄生长”同样令人瞩目。金鹏德盛斋作为传承百年的食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与产品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标准相结合,开发出即食阿胶、枣泥糕点等20余种新产品,年销售额突破亿元,成为“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典范。乐陵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介绍,该市构建“4+4”主导产业体系,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2025年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5%,实体经济根基愈发坚实。
![]()
农业振兴:从“一颗枣”到“一条链”的价值裂变
“过去一颗枣卖几毛钱,现在经过深加工,能卖出几十倍的价钱!”在乐陵农高区,金丝小枣全产业链展厅里的产品矩阵让采风团惊叹。作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乐陵将这一传统土特产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通过农高区创新驱动,实现了从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链条升级。
在农高区菌株研发中心,科研人员介绍,通过筛选优化专用菌株,金丝小枣的多糖提取率提升20%,病虫害发生率下降30%。依托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乐陵开发出枣花蜜、枣膳食纤维、枣类保健品等10大系列300余种产品,产品附加值提升5—10倍。目前,全市金丝小枣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年产鲜枣1.2亿公斤,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带动8万农户年均增收2.3万元。
![]()
“全链条创新让土特产变成了金疙瘩。”农高区管委会主任介绍,该区构建“科研+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生态,与中国农科院等20余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8家,建成全国最大的红枣交易市场和深加工基地。同时,借助电商直播、节会经济等新模式,乐陵金丝小枣线上销售额占比达40%,37届金丝小枣文化旅游节、14届红枣暨健康食品产业博览会累计带动销售额超200亿元。
产业融合催生乡村蝶变。杨安镇将调味品产业与文旅结合,建成国家3A级味道小镇风景区,入选“乡村好物仓”;朱集镇依托万亩枣林,打造集采摘、研学、康养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实现“一片枣林富一方百姓”的生动实践。
![]()
文旅融合:从“无中生有”到“影旅标杆”的破圈之路
“不是横店,胜似横店!”走进乐陵影视城,唐风建筑群气势恢宏,《唐探1900》《国色芳华》等影视作品的实景拍摄地前,游客与NPC沉浸式互动,百余场全时段演出让“一秒入戏”成为常态。这座曾经无名的小城,凭借“影旅融合”的差异化路径,从影视拍摄地蜕变为全国文旅新地标。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光影之约。”乐陵市委书记王晓勇在《人民日报》署名文章中写道。为承接北京影视产业外溢,乐陵仅用218天就完成199栋单体建筑的旧金山唐人街区建设,保障《唐探1900》顺利拍摄,拍摄后场景直接转化为文旅资产,实现“一部剧带火一座城”。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尽管遭遇持续降雨,影视城仍接待游客20.17万人次,省外游客占比超六成,带动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1.2亿元,同比增长137.55%;拾光沉浸式街区连续两天登顶抖音黄金档人气榜全国第一,累计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
![]()
文旅融合的深度不止于场景复刻。乐陵创新推出“文旅尊享卡”,整合“吃住行游购娱”100余家商户,实现“游一地、惠全城”;将影视产业与城市发展深度绑定,新增影视相关企业178家,吸引66家知名品牌“首店”落户,荣膺“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累计提供群演岗位3万余个,3600多名外地影视人才来乐就业,形成“影视+消费+就业”的良性循环。
文化赋能让城市更有温度。在数字化文化社区服务中心,市民通过智慧平台即可预约文化课程、借阅图书;“和乐同行”全龄友好社区建设中,养老服务站、青少年活动中心、便民服务点全覆盖,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年轻人安居乐业、孩子们快乐成长。截至目前,乐陵建成省级以上文明村镇42个,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群众文化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德州前列。
![]()
民生为本:从“民生实事”到“幸福标杆”的价值坚守
“以前村里到市区要绕路,现在小公交直达家门口,半小时一班,老年人还免费!”在西段乡西赵村,村民李大爷指着崭新的城乡公交告诉采风团。乐陵市投入2.3亿元优化城乡公交网络,开通28条线路,覆盖所有行政村,配备新能源公交车186辆,日均发车800余班次,解决了30万农村群众“出行难、出行贵”问题,让“小公交”承载起民生“大幸福”。
![]()
民生福祉的提升体现在细微之处。乐陵以数字化建设点亮文化社区,搭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实现政务办理、养老助餐、医疗咨询等服务“一网通办”;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学校12所,新增学位8000余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提升至65%。在全龄友好社区建设中,该市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10分钟便民生活圈”,新建口袋公园23处,改造老旧小区47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城乡统筹发展绘就和谐画卷。乐陵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燃气村村通”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燃气入户率均达100%;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新建改建道路380公里,实现“组组通硬化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培育致富带头人1200余名,带动脱贫户年均增收1.8万元,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记者观察:以实干笃行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两天的采风行程中,一个个项目、一组组数据、一张张笑脸,生动诠释了乐陵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强劲动能。从工业赛场的“中国制造”到全球舞台的“中国标准”,从田间地头的“土特产”到全链增值的“金疙瘩”,从默默无闻的小城到文旅融合的“网红地标”,从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到幸福指数的持续攀升,乐陵的发展实践印证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找准定位、久久为功,在于坚守创新、以人为本。
![]()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乐陵市正以“奋进新乐陵・‘媒’好新篇章”为契机,持续深化产业升级、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各项工作,奋力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这座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坚实的步伐,书写着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乐陵答卷,向世界展现着“枣乡乐陵”的独特魅力与无限可能。
(张春法 贾鹏 苏安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