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糖尿病不好惹,但真到了体检报告上出现“空腹血糖升高”或者“糖化血红蛋白超标”的那一刻,很多人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有人慌了神,开始各种百度各种查;也有人直接无所谓,觉得反正又不是癌症,管它干嘛。问题就在这,这病不像骨折疼得你直跳脚,它来得慢,动静小,却一点一点把身体掏空,最后伤的是肾、眼睛、血管,还有心脏。真不是吓唬谁。
![]()
这时候有人说,那是不是糖不能吃了?甜的都别碰了?其实真不是这么简单粗暴的事。糖尿病和饮食的关系没错很大,但它更像一场生活方式的整体调整,饮食只是其中很关键的一环。
很多人吃饭不控制也就算了,还特别爱吃肉,尤其是那种香得流油的肉,一口下去简直是灵魂出窍。但真得说一句,查出来血糖有问题后,有几种肉真不太适合继续吃了,吃多了血糖控制不好,还容易拖出一堆并发症。
有些肉看着好吃,实则就是个“糖尿病陷阱”。最典型的一个就是午餐肉。超市买一罐,随便加热一下,香味扑鼻,不管是夹面包、做泡面,还是炒饭,全都很配。
但问题是,这玩意含的脂肪和钠太高了。一罐午餐肉下来,光是钠含量就能占掉成年人一天推荐摄入量的70%以上,高血糖的人本来血管就脆弱,再来这么一罐,简直是添堵。
而且午餐肉是高度加工的肉类,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大量防腐剂、增味剂,这些物质对胰岛功能可一点好处都没有。
![]()
还有人喜欢五花肉,说白了就是图它那点油香。不管是红烧、干锅,还是烤着吃,都香得不行。可这类高脂肪的肉吃进身体后,很容易让血脂升高,连带着胰岛素抵抗加重。
研究显示,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会导致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等于说身体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时间一长,胰岛功能累垮,血糖更失控。
说到烤肉串,那就更得提一嘴了。夜宵摊上撸个串,配瓶饮料,谁不喜欢?但烤肉串用的肉一般都不怎么新鲜,为了让它“看起来好吃”,商家会提前腌制,调料一放就是一整天,钠含量爆表不说,有的还含有致癌物,比如亚硝胺。
高温烧烤的过程中还容易产生苯并芘这种对健康极为不利的物质。别以为这只是烧烤摊的事,家用烤箱里烤出来的肉也一样,少了烟熏火燎的味道,多的是看不见的风险。
![]()
有人会问,那是不是肉就不能吃了?这话说得太绝对。肉类中的蛋白质对糖尿病人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于选什么肉、怎么做、吃多少。
很多营养科医生其实会推荐糖尿病人适量吃点鱼,尤其是清蒸的那种。清蒸鱼肉低脂、高蛋白,容易消化吸收,而且鱼肉里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像是深海鱼中的ω-3脂肪酸,对血管保护特别有利,有研究表明,长期摄入这种脂肪酸可以降低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但这里也不是说所有鱼都能随便吃。炸鱼排、糖醋鱼这类油炸或者高糖调味的做法显然就不行。
清蒸是个不错的方式,不加油不加糖,最大程度保留营养的同时还不增加多余的热量。再有一点得说清楚,鱼虽好,但吃的量也不能太夸张。
每天控制在100克左右,配合豆类、鸡蛋这些高质量蛋白质来源,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食物的“升糖指数”是个重要参考。升糖指数高的食物会让血糖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这对胰岛是个挑战。
而一些肉类虽然不含糖,但它们含脂肪太高,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还会增加体内炎症水平。长期摄入这些高脂肉类,很容易让血糖难以控制。
高脂饮食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特别是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饮食中脂肪总量占比超过每日摄入热量的3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普遍高于饮食控制得当的人群。
从日常饮食来看,吃肉不是原罪,吃错了才是问题。糖尿病人并不需要吃得清汤寡水,那样反而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重点是选择那些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烹饪方式健康的肉类。像鸡胸肉、瘦牛肉也可以适量吃,只要不油炸不重口味,都问题不大。
但鱼肉因为其特殊的营养结构,确实可以作为一个推荐项。营养学界对鱼肉的认可度也很高,不仅对糖尿病人,对高血压、高血脂人群都比较友好。
![]()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那就是吃肉的搭配。有些人吃肉喜欢配大米饭、白面条,这种高碳水配高脂肪的吃法,等于是给血糖按了个“加速键”。
建议搭配一些低升糖的粗粮,比如糙米、小米饭,或者是加点绿叶蔬菜,既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又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这些小改变,看起来没啥,但坚持下来,差别巨大。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控制得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控制不好,真的可能一天都离不开医院。而饮食是最基础的干预方式之一。
别小看每天吃的这一口肉,它可能影响着下一次体检的结果,也可能决定了未来身体的走向。
在控制饮食这件事上,没人能替你做决定。医生可以提醒,营养师可以给建议,但每天吃什么放进嘴里的,只有自己知道。
别让味蕾一时的快乐换来长期的后悔,尤其是那些香得不行的“问题肉”,真的要管住嘴。少吃点真的不会死,但吃多了血糖乱了套,身体出问题,可真没人替你受。
![]()
说到底,糖尿病人能不能吃肉,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题。选对了肉,选对了做法,选对了搭配,肉依旧能吃得安心,还能吃出健康。那三种高脂肪高盐分的肉该避开就避开,一种优质低脂的鱼肉吃得适当些,对身体反而是一种保护。这不是吓唬,也不是鸡汤,是实打实的数据、经验和医生们一遍遍提醒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王志勇,孙佳男. 高脂肪饮食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3, 31(5): 401-405. [2]李倩. 加工肉制品摄入对代谢性疾病的影响[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4): 44-48. [3]张磊. 烤制食物中有害物质及其健康风险[J]. 食品与健康, 2022, 17(3): 59-62. [4]陈俊,徐涛. 鱼类脂肪酸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保护作用[J]. 营养学报, 2025, 47(1): 36-42. [5]王小红.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干预策略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 2024, 41(6): 502-50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