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五再度失守4000点,该点位“突破-回落”的拉锯已成为短期常态。对投资者而言,核心是适应“4000点区域来回穿越”的节奏——并非指数缺乏长期动力,而是短期支撑基础尚未夯实,待趋势到位、结构矛盾化解,才能真正站稳。回顾历史,3400点也曾经历漫长夯实,如今4000点的反复,本质是行情推进前的“蓄力”,耐心与趋势判断仍是关键。
![]()
回顾今年行情,我们围绕“周期规律”与“阶段切换”的判断多次兑现。4月市场遇重大利空时,我们明确“短期利空不改长期向上趋势”,核心是把握周期节点;后续指数不仅突破3674点,更站上4000点,印证了这一逻辑。国庆前夕,我们提示“市场将入震荡调整期,盈利效应收缩”,因前期科技主线已现“局部过热”;节后大盘果然停止上攻,创业板波动加剧,市场从“单边趋势”转向“结构博弈”,前期清晰主线让位于板块轮动。
当前指数拉锯的核心,是“结构不均衡”与“基础不扎实”的制约。一方面,前期科技题材涨幅过大,部分板块显“三重顶”迹象,追涨风险升温;另一方面,市场分化显著——科技处“4000点估值”,消费、周期等传统板块仍停“3500点水平”,滞涨突出。这种格局若不修正,行情易陷阶段性终结;好在近期资金“高低切换”显现,滞涨板块承接资金,大幅下跌概率降低,也为震荡期提供了新机会。
![]()
今日两大信号为市场注入基本面支撑。其一,10月CPI、PPI双双环比回升(CPI涨0.2%、PPI涨0.1%),为年内首次,反映供需改善、经济活力增强,内需政策见效。这将逐步传导至企业财报,消费、周期板块业绩改善可期,近期其走强正是资金对基本面的提前定价。其二,商务部暂停实施针对美方出口管制的部分措施(涉关键矿产、石墨等),既是落实会谈成果,也为相关产业链打开海外空间,短期利好上游资源与新材料板块。
对于周一及短期行情,需“谨慎不悲观”:周五量能未放大,上攻动能不足致震荡收跌符合预期;若周一无法站稳3988点支撑,短期趋势或走弱,但跌破3880点概率低,当前调整是为12月至明年初的波段行情夯实基础。
![]()
操作上,震荡期需“摒弃激进、跟节奏”:不必执着科技回调,可关注两类方向——CPI/PPI回暖受益的消费、周期,及政策利好的关键矿产产业链;避免追涨杀跌,等待轮动信号。长远看,长期向上趋势未变,当前震荡正是筛选下一轮优质标的的“窗口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