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6 日,一则国际消息引发热议:特朗普亲自撮合,哈萨克斯坦宣布将加入《亚伯拉罕协议》。
这一决定是在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通话后敲定的,当时托卡耶夫正在白宫参加中亚国家领导人聚会。
特朗普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大赞此举是 “搭建世界和平桥梁的重大突破”,声称更多国家正加入 “和平繁荣阵营”。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场打着 “和平” 旗号的外交动作,背后藏着实打实的利益交换和地缘布局。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哈萨克斯坦和以色列的外交关系早就存在。上世纪 90 年代,两国就建立了全面外交关系,2016 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还专门访问过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而《亚伯拉罕协议》的核心初衷,本是推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哈萨克斯坦既非中东国家,也早已与以色列建交,如今突然宣布 “加入” 协议,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托卡耶夫的白宫之行,显然不只是为了签署这一份 “重复” 的协议。美国副总统万斯公开表示,哈萨克斯坦的加入标志着《亚伯拉罕协议》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未来几个月还将有更多国家加入”。对特朗普政府来说,在加沙冲突尚未完全平息的背景下,拉拢中亚这个穆斯林大国入局,能极大提升其 “地区促和者” 的形象。而对哈萨克斯坦而言,这个无需额外付出的 “政治表态”,更像是递给美国新政府的 “投名状”,为后续的合作铺路。
就在加入《亚伯拉罕协议》的同一天,哈萨克斯坦与美国、英伟达分别签署了重磅合作文件。作为全球最大的铀生产国,哈萨克斯坦与美国签署了关键矿产合作谅解备忘录,铀矿作为未来能源和战略领域的核心资源,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纽带。哈萨克斯坦还与英伟达达成协议,有望获得价值 20 亿美元的 AI 芯片,这对其产业升级至关重要。
特朗普政府的野心显然不止于哈萨克斯坦。早在 2025 年 5 月,特朗普就出访沙特阿拉伯,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晤,签署了涵盖能源、国防、采矿等多个领域的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还敲定了沙特武装部队现代化的相关合作。据悉,美国仍在持续推动沙特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沙特王储即将再次访问白宫。
将中亚国家纳入原本聚焦中东的《亚伯拉罕协议》框架,美国正在构建一条横跨中亚到中东的战略弧线。9 月 15 日《亚伯拉罕协议》五周年仪式上,特朗普就重申了协议扩展目标,如今哈萨克斯坦的加入,正是这一计划的重要一步。美国还在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涵盖稀土与铜矿的勘探协议,通过整合中亚地区的矿产资源,进一步完善其在欧亚腹地的联盟网络。
![]()
国际政治从来离不开利益共赢的本质,哈萨克斯坦的一系列动作,既是基于自身发展的选择,也是全球格局变动下的缩影。
无论是资源合作还是外交布局,平等互利、尊重各国主权和发展需求才是长久之道。
随着全球合作网络的不断延伸,相信各国终将在沟通协商中找到契合点,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