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不要还倒贴5万,38岁的姐姐们还是嫁不掉,这事儿怪谁?
成都那个叫欧阳薇薇的姐姐,38岁,春节后在网上算是小火了一把。人家自己条件不赖,有房有车,工作也体面,就想找个对象结婚。最开始可能有点心气高,彩礼要八十万,后来估计是看清了形势,一路降到十万。我当时刷到视频,心想这姐们儿挺实在的,十万块钱在现在这个社会,真不算啥。结果呢?评论区里那叫一个热闹,一堆人追着她骂,说她房子还有贷款,凭啥要十万?还有人说话更难听,说这岁数了,别挑了,有人肯要就烧高香吧。
![]()
这事儿离谱就离谱在,薇薇姐的经历不是个例。我朋友圈里有个自己做点小买卖的姑娘,36岁,本来都跟家里人说好了,彩礼就象征性要个五万块,图个吉利。结果看了薇薇姐这事儿,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直接在朋友圈放话,说自己可以倒贴五万嫁妆,只要男的人品过关,真心对她好。你猜怎么着?别说求婚的了,连个点赞的都没有。倒是收了几十条私信,全是她那些闺蜜发来的,问她是不是遇上什么骗子了,脑子进水了。她妈更狠,第二天拉着她去菜市场,指着卖猪肉的大哥就跟人家唠嗑:“王大哥你看,我家这闺女,啥都好,就是命里差个男人疼啊!”一句话给她整得一天都没吃下饭。
说真的,这风向真是说变就变。前几年,大伙儿还在一块儿骂天价彩礼,愁眉苦脸的都是男方家庭。现在你再看,轮到女方这边着急了。跟她们差不多大的同学朋友,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朋友圈里不是晒娃的奖状,就是一家三口出去玩的照片。她们呢?过年过节净给别人家孩子发红包了,份子钱随出去一大堆,自己的红包影儿都没见着。以前还能攒个局,约几个姐妹出来吐吐槽、喝喝酒,现在连个饭搭子都凑不齐了,大家都忙着自己的小家。
![]()
以前的人觉得,彩礼要得多,说明男方家底厚实,有诚意,女方嫁过去不受委屈。现在这想法全变了,彩礼在很多人眼里,成了女方没自信、想给自己捞一笔“保底资金”的手段。我听人说,像山东、河南那些地方,好多年轻人自己拉了个群,搞什么“零彩礼互助”,谁结婚大家凑份子支持,就是不想再被这事儿捆住手脚。不知道哪来的数据说,现在35岁以上主动说彩礼可以不要、甚至可以商量的女性,比前几年多了将近七成。可问题是,真正靠“降价”把自己嫁出去的,十个里头都找不到一个。
抖音评论区有时候就是个小社会,话糙理不糙。有人说,现在男的也想明白了,别说你要十万,你就是倒贴五十万,他也得掂量掂量。他怕的不是钱,是这个年纪的女人,想法是不是已经定型了,不好相处?生孩子是不是风险很高?背后是不是有一大家子复杂的亲戚关系要处理?这些都是“隐形成本”。还有人开玩笑,说薇薇姐跟你那个倒贴五万的朋友凑一对得了,省心。这话听着是个段子,可骨子里透出来的,就是现在很多人把婚姻当成了一场风险投资,而且是风险极高的那种。
![]()
更让人觉得不是滋味的是,抖音、快手这些平台,本来是给普通人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现在倒好,快成了大龄女性的“公开审判席”了。算法也坏,就爱推那些年轻貌美的小姑娘跳舞,或者推那些吵架闹离婚的狗血剧情。像薇薇姐这种,条件不错,姿态也放低了的,反而没人看了。大家好像都默认了一个事实:你错过了那个时间点,现在就得接受市场的“打折处理”。
这让我想起隔壁的日本,人家早就过了我们这个阶段了。听说那边一辈子不结婚的人都快占了三分之一了。我们这儿呢,城里的姐姐们在网上被当成商品一样估值,农村的光棍们在线下相亲角被大妈们挑挑拣拣。一边是降价都卖不出去,另一边是砸锅卖铁也娶不到。两头的人都觉得自己委屈,都觉得被堵死了,这盘棋,好像真就成了个死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