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撒胡
编辑|撒胡
最近,我国和美国进行了一次具有实际意义的会晤,最终双方各自选择让步,美国直接取消了10%“芬太尼”相关关税的方案,我国随后也对出口稀土政策放宽了限制。
然而,就在大家都看好中美合作的时候,新加坡却跳了出来,他们的领导人尚达曼在美国演讲时,直接劝中国放弃“完全自给自足”的想法,认为继续与美欧保持“相互依存”才是正道。
![]()
新加坡这样说,其目的究竟是什么?
中美选择互相让步
有些事情的发生,总会带着点戏剧性,今年10月30日,在韩国,中美元首进行了一次长达100分钟的会晤,一个半小时还多十分钟的对话,让不少时刻关注局势的人都捏了一把汗,可结果出来,却让很多人眼镜碎了一地。
![]()
原本以为会是唇枪舌剑,结果美国那边像是踩了个急刹车,之前磨刀霍霍准备加征的10%“芬太尼”相关关税,不加了,已经实施很久的一项24%对华关税,暂停期干脆再延长一年。
更关键的是那个让科技界心惊胆战的“50%穿透规则”,原计划9月29日就要生效,专门用来卡死半导体出口,现在也按下了暂停键,甚至连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也被暂时束之高阁。
![]()
美国的这一连串操作,本质上是“撤回”,是把已经打出去的拳头,或者正要抡出去的巴掌,硬生生给收了回去,这种在进攻途中主动后撤的姿态,传递的信号可不简单。
作为回应,中国也表现出了姿态,之前在10月9日公布,准备好好管管出口的稀土新规,宣布暂缓一年实施,对部分美国商品的反制关税豁免,也决定再给一段宽限期。
![]()
中国的动作,定性为“暂停”,是把已经上膛,准备用来反击的子弹,暂时退了出来,一个主动“撤招”,一个顺势“收鞘”,这中间的门道,比表面上看起来深得多。
跳梁小丑站了出来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气氛稍有缓和的时候,一些奇特的论调又冒了出来,总有些第三方,特别热衷于扮演“和事佬”的角色,而且劝说的对象往往很固定,比如,新加坡就有政要公开表态,建议中国应该多一些“忍让”和“克制”。
![]()
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别老想着“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这种硬碰硬的对抗模式,而应该把精力放在“多搭桥梁、寻求合作”上。
新加坡领导人尚达曼甚至在美国演讲时,直接劝中国放弃“完全自给自足”的想法,认为继续与美欧保持“相互依存”才是正道。
![]()
这种话听起来很高尚,充满了对世界和平的向往,但却脱离了最基本的现实,要明白这种观点的来源,就得先看看新加坡自身的处境,一个国土面积仅735平方公里的城邦国家,它的生存哲学和我们这种大陆国家,从根上就是两回事。
它的水要从马来西亚进口,国家安全有一部分得仰仗美军基地的存在,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都拴在马六甲海峡的航运自由上。
![]()
对新加坡而言,全球秩序稳定、大国和谐共处,就是它生存的根基,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威胁到它。
所以,它的思维模式必然是“枢纽”式的,最害怕的就是供应方和客户方打起来,这会砸了它的饭碗。
可问题是,一个靠连接各方才能安身立命的“枢纽”,很难真正理解一个大陆型国家的安全底线,中国的思维逻辑是截然不同的。
![]()
我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确保自己内部的稳定和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这就不得不提“自主可控”和“完全自给自足”这两个概念的根本区别了,尚达曼劝中国放弃的,是他理解中的“完全自给自足”,也就是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但我们真正追求的,是“自主可控”,这完全是两码事。
![]()
“自主可控”不是要砌墙自闭,而是要在全球化合作的今天,为自己准备一张至关重要的“保险”。
这张保险的作用是,当别人想通过关键技术、核心资源来“卡你脖子”的时候,我们自己有备胎,有反制能力,不至于被人一击致命。
为什么我们对这点有如此深的执念?因为痛过,当年的外部封锁,硬生生把我们逼出了“两弹一星”。
![]()
近在眼前的,华为等科技企业在芯片上被人釜底抽薪,这种锥心之痛,让所有人瞬间清醒: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所以,当新加坡的朋友建议我们继续“相互依存”,不要搞“自给自足”时,他其实是把我们为了防身而打造的“铠甲”(自主可控),误读成了我们想要与世隔绝的“囚笼”(自给自足)。
这就好比一个玻璃店的老板,苦口婆心地劝两个巨人别在他店门口摔跤,却没想过其中一个巨人是被人先推了一把,他只是想站稳脚跟,防止被人彻底推倒。
![]()
新中国不似从前
这种劝告背后,其实是一种默认的霸权逻辑:那个从2018年起就主动发起争端,肆意挥舞关税大棒,把别国企业当成靶子打的一方可以任性,而被动还击的一方,却被要求“忍让”,这套老剧本,早就该换了。
时代真的变了,中国手里能打的牌,已经远远不止市场规模这一张了,在博弈中越来越足的底气,来自于整个“工具箱”的迭代升级,我们已经从过去那种有点被动的“市场换技术”阶段,进化到了“市场和技术双轮驱动”的新阶段。
![]()
先看技术这张硬牌,当7纳米芯片已经实现量产,当CJ-2000航空发动机成功通过测试,这些成果就如同一张张王牌被亮了出来。
它们无声地宣告:在最核心、最要命的领域,想通过封锁来困死中国的图谋,已经行不通了,这些,都不是靠“忍让”能换来的。
![]()
再看市场这张王牌,用法也完全不同了,就在釜山会晤前,中国象征性地下单采购了三船美国大豆。
这可不是什么屈服的表示,而是一种游刃有余的主动权展示,它传递的信号是:你的东西,我想买就买,但我有得是选择。
![]()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到了今年,中国进口的大豆里,美国货源的占比已经下降到仅21.1%,巴西才是大头。
这意味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不再被动地依赖任何单一来源,我们有了充分的议价权和选择权。
![]()
当技术不再被单方面扼喉,市场就不再是唯一需要小心翼翼使用的筹码,技术硬实力和市场吸引力这两大工具结合起来,就让中国在谈判桌上有了全新的姿态。
![]()
结语
中国的选择从来不是“忍让”,而是一种基于强大实力和战略定力的“克制”。未来的路,我们希望是平等合作,但捍卫这种平等权利的,最终还得是实力。那些习惯了居高临下劝别人“克制”的朋友,或许是时候想一想,那个总是习惯于先动手的一方,是不是才最应该学会什么叫克制。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