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国际机场,一架归属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的麦道11型货机,在起飞后不久突然失控,重重砸向地面。机身瞬间爆裂,熊熊大火迅速蔓延,将附近工厂、仓库卷入烈焰之中。消防车彻夜扑救,焦糊味与黑烟弥漫在天空,现场残骸遍地、建筑焦黑,惨状触目惊心。
据肯塔基州州长安迪·贝希尔当晚在社交媒体披露,这起事故已造成至少7人死亡、11人受伤,其中机上3名机组人员确认遇难,另外4名遇难者为地面人员,官方预计伤亡人数还可能增加。涉事的麦道11型货机,机龄已超30年,早被欧盟等多国淘汰,却仍在美国货运航空体系中“硬撑”服役。更值得关注的是,事故发生时,美国联邦政府已“停摆”整整35天,创下近年新高,这场空难并非孤立的意外,而是停摆引发的连锁反应之一。
![]()
美国政府此次停摆,根源在于共和党与民主党围绕预算的激烈争执。共和党主张削减支出,民主党坚持保障福利,两党互不相让,未进行实质谈判,导致临时拨款法案多次在国会参议院受阻——10月22日,法案第12次表决仅获54票赞成,未达通过所需的60票。35天的停摆,让整个国家多个领域陷入混乱,航空业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之一。
在航空领域,1.3万名空中交通管制员与约5万名运输安全局工作人员,被迫无薪工作。为养家糊口,部分人员离岗从事兼职,留存者则面临超长时间工作、精神高度紧绷的困境,疲劳感与负面情绪积压,工作状态大打折扣。数据显示,停摆期间,26日和27日的航班延误中,分别有44%和24%由空管员缺勤造成,而停摆前这一比例平均仅为5%。
人员问题直接引发航班运行混乱。10月30日当天,全美超6000架次航班延误、超1000架次航班取消;整个停摆期间,全国累计超320万乘客的航班被取消,经济损失高达40亿美元。美国联邦航空局还曾对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达拉斯-沃思堡国际机场短暂下达“地面停飞”令,休斯敦两座机场因空管人员不足一度暂停运营,纽瓦克机场也因人员问题出现大量航班延误。
![]()
更致命的是安全监管与保障的缺失。停摆导致航空公司资金紧张,飞机维修延期、检修预算削减、备件采购推迟,超期服役的飞机难以得到充分维护。负责监管的联邦航空部门本身资金短缺、人手不足,无力强制航空公司更新老旧机型,检查程序也被迫简化。涉事的麦道11型货机,正是在这种“监管缺位+维护不足”的双重问题下,带着安全隐患升空。
事实上,这并非肯塔基州短期内首次发生航空事故。此前一年内,该州已发生两起严重事故:一次是美军直升机相撞致9人丧生,另一次是医疗直升机坠毁致机上3人全部遇难。短短数月三起事故,显然不是偶然,而是美国航空安全系统出现系统性漏洞的信号。
早在空难发生前,美国副总统万斯就曾警告,若停摆持续到11月下旬感恩节假期旅行季,航空交通可能面临“灾难”;交通部长达菲也表示,10月是航空旅行淡季影响较小,11月出行需求增加后问题将更严峻,若无法保证安全,将考虑关闭部分空域。美国职业航空安全专业人士工会也曾发声,指出无薪工作给员工家庭带来严重经济压力,呼吁国会尽快恢复政府办公;美国航空协会更是警告,若现状持续,未来几个月可能出现更多事故。
然而,这些预警未能阻止悲剧发生。两党仍在国会互相指责、“甩锅”,将政治博弈凌驾于公共安全之上,让监管体系瘫痪,航空领域“带病运行”。所谓“安全第一”的理念,在党争面前沦为空谈。这场空难燃烧的不仅是燃油,更是民众对美国体制的信任——当政府长期停摆,各部门被迫“带病运行”,安全底线便会被一点点蚕食。
![]()
如今,7条生命的逝去为美国政府停摆敲响警钟,但从过往14次停摆的历史来看,若两党不放下争执,不重视公共安全,下一次悲剧的发生或许只是时间问题。毕竟,用35天停摆耗尽航空安全冗余,用民众安全为党争买单,这样的代价,美国社会再也承受不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