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到了年底,气温越来越低,朋友圈里关于冠心病的担忧也开始多了起来。许多人一提到心脏,总觉得冷空气是罪魁祸首。很多人家里备着热水壶,热茶热汤不断,生怕喝一口凉水会伤心脏。其实,天冷时真的需要为心脏多操心,但喝不喝凉水,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真正让心脏“扛不住”的,往往是餐桌上的那几样东西。
冠心病,也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中国属于高发慢性病。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而冠心病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每年死于冠心病的人数,已经占到全部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一大半。这不是危言耸听,数据背后,是越来越多家庭的现实担忧。
![]()
冬天一到,很多人以为心脏问题就是受冷刺激引起的。其实,气温下降确实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变大。但比起温度,更要命的是饮食上的“暗箭”。不少人喜欢大鱼大肉、火锅烧烤、各种腊味,嘴上说着想健康,手上没停过。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反复强调少油、少盐、少糖、均衡饮食,就是在提醒大家,心脏最怕的,还是这些日常小习惯。
很多人误以为喝凉水会刺激心脏,实际上,喝水的温度对心脏影响很小。只要不是猛灌冰水,绝大多数情况下,身体会自行调节水温。相反,如果长期靠乱补、乱吃,才是把心脏推向危险的边缘。医生常说,宁可喝凉水,也别吃以下六种东西。
![]()
第一种,重油重盐的腌制食物。冬天的餐桌,腊肉、香肠、咸鱼、咸菜经常出现。这些东西吃起来带劲儿,却是高盐高脂的“组合拳”。高盐饮食会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而且,腌制过程中还会产生亚硝酸盐,吃多了对血管和心脏都不好。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成年人每天吃盐最好不超过5克。可很多家庭一顿饭下去,咸菜一夹,5克的上限早就被突破。
第二种,动物内脏和肥肉。不少人觉得,冬天要补一补,猪肝、鸡胗、肥牛、肥羊轮番上桌。这些食物虽然美味,但胆固醇和饱和脂肪含量极高。长期大量摄入,容易让血脂升高,血管壁堆积脂肪斑块,冠心病风险悄悄增加。中国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的相关共识也提到,高胆固醇血症与冠心病发病关系密切。如果家里有高血压、高血脂的老人,动物内脏和肥肉最好能少碰。
![]()
第三种,甜饮料和高糖点心。冬天很多人喜欢来杯热奶茶、热巧克力,还会一口一个小蛋糕。高糖饮食会导致体重增加,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促使高血脂、高血压形成。长期下去,心脏负担只会越来越重。国家卫健委建议,成年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能控制在25克以下。可一杯全糖奶茶,基本就把限额用完了。
第四种,油炸食品。炸鸡、薯条、油条、麻花,这些东西香是香,但对血管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油炸过程中产生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让血管越来越脆弱。很多人以为少吃点没关系,其实长期积累的伤害才最可怕。
第五种,酒精饮料。冬天喝点酒暖身子的说法流传很广。酒精会让血压升高,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中疾控曾经发布健康提示,任何量的饮酒都不是安全的。特别是有心血管基础病的人,喝酒带来的风险远远大于“微醺”的快感。
![]()
第六种,反复加热的剩饭菜。有些家庭习惯饭菜不舍得倒掉,反复加热吃好几顿。反复加热后,油脂容易氧化,产生对血管有害的物质。而且,剩饭菜里的亚硝酸盐也会增加。吃新鲜、健康的食物,才是保护心脏的正道。
说到这里,很多人开始纠结:生活中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太多,真的能完全杜绝吗?其实,健康不是靠“全靠忍”,而是靠“巧搭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的主食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适量吃鱼、禽、蛋、瘦肉。日常饮食中,蔬菜摄入量每日至少300克,水果200克左右。这些建议看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没那么容易。关键在于,给自己设定一个底线,能改一点是一点,别让坏习惯连根发芽。
![]()
除了饮食,很多人担心冬天运动会不会对心脏不好。其实,适量运动对心脏反而有好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骑车、广场舞都可以。运动能帮助控制体重、血压、血脂,对心脏是实打实的保护。天气冷的时候,选择室内运动也一样有效。只要不在极端寒冷情况下突然剧烈运动,心脏不会因为运动而“罢工”。
很多人觉得心脏病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年轻人压力大、熬夜多、外卖多、运动少,冠心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国家卫健委的慢病管理文件中提到,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是预防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不是一味吃补药、喝保健品,而是踏踏实实把生活习惯调整到位。
![]()
烟草对心脏的伤害不用多说,吸烟会加速血管硬化,提升冠心病风险。无论是主动吸还是被动吸,风险都很高。国家卫健委早就明确,吸烟与冠心病有直接关系,戒烟永远不晚。即使是几十年的老烟民,戒烟后心脏健康依然能得到改善。
很多人关心体检怎么筛查冠心病。其实,定期测量血压、血脂、血糖,是最基础的预防措施。尤其是有家族史、三高或者肥胖的人群,更要重视早筛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CT等检查方法,都是医院常规手段。发现问题早,处理起来也更有底气。
![]()
有朋友问,心脏好坏能不能靠感觉?其实,冠心病有时候并没有明显症状,有些人一发病就很严重。胸闷、气短、心悸、运动耐力下降,这些都是警示信号。发现不对劲,千万别拖,及时就医才是正道。
冬天来了,冷空气不可避免,但心脏病不是“冻”出来的。与其担心喝一口凉水,不如把手里的筷子管住。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定期体检,这些才是对心脏最管用的保护。吃饭的时候别让那六样“地雷”上桌,天冷时宁可喝点凉水,也别让血管和心脏背锅。
参考文献: [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J]. 中国循环杂志,2024,39(6):617-627.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S].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J]. 中国循环杂志,2023,38(6):489-5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